10年卖700万辆电动车?

10年卖700万辆电动车?

vsprin 2025-04-16 信息快讯 82 次浏览 0个评论

宝马集团先前才公布?2023?年推出?25?款电气化车型,甚至在「永续经营?10?年策略」中更透露新一代?X1?与?5?Series?将具有纯电动力,近日则宣布期望在?2030?年达到?Plug-in?Hybrid?与纯电车款占销售达?50%的目标,甚至达成电气化车款累积销售达?700?万辆的里程碑,下一代?7?Series?也确认会推纯电版、与奔驰?EQS?等对手来互别苗头。

10年卖700万辆电动车?

2030?年电气化车款累积达到?700?万销量,宝马公布电气化愿景

先前才报导过,宝马集团近期陆陆续续公布旗下品牌未来在电气化车款的布局与愿景。除了欲在?2023?年推出多达?25?款电气化车型、其中并有半数会是纯电动力车型外,宝马集团先前也揭示「永续经营?10?年策略」计划,?由执行长?Oliver?Zipse?宣布达成目标的时间点订在?2030?年,除了在制造(-80%)、供应链(-20%)、车辆使用(-40%)等环节各减少一定比例的?CO2?排放量外,也宣布品牌销售主力车款?X1?以及?5?Series?确认将会推出纯电动车型,达成?2030?年全车系碳排放量降低至少?1/3。

目前?宝马集团包含?宝马与?Mini?双品牌,在欧洲贩售的?Plug-in?Hybrid?插电式油电混合车款、以及纯电车款,已经占全集团销售约?13.3%的占比,相比于欧洲诸多品牌的平均值?8%,宝马集团表现已算亮眼,不过?宝马集团希望此一占比大幅在?2021?年拉高至?25%,2025?年提升至?30%,并且在?2030?年达到?50%的水平。

目前宝马与?Mini?的电气化车款,包含诸多?Plug-in?Hybrid?插电式油电混合车款,以及?宝马i3、Mini?Cooper?SE?等纯电车款,已经在全球多达?74?个市场贩售,并且在?2019?年全年已累积多达?50?万辆电气化车款的销售。在?2021?年,宝马集团预估?2021?全年的电气化车款累积销量能达到?100?万辆的规模,而且希望在?2030?年达成集团电气化车款累积销量达?700?万的里程碑。上述这些目标,对除日前甫发表?iX3?外,未来还有?iNEXT、i4?等电动量产车问世的宝马集团而言,可说是相当重要、而且也并非易事的挑战。

所以品牌主力销售车系,带来纯电车款也是一大手段。宝马原厂先前就宣布,下一代?5?Series?和?X1?动力系统选择,将包和汽油、柴油、插电式油电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力多种选项。虽然原厂并未公布关于纯电动力的相关信息,但按照品牌目前纯电新车的命名逻辑,应该会被称做?i5?和?iX1。而且以?iX3?的规格来推断,i5?和?iX1?预料会提供最大马力?282?匹,WLTP?续航力则可达?458?公里。至于纯电?5?Series?是不是会用上先前概念车的?3?具马达;或者是将这样前?1?后?2?的?3?马达配置,用在马力上看破千匹的新一代?M5?上,形成后驱取向的电能四驱系统,每具马达具有?250?千瓦的功率,共可输出?1,000?匹左右的马力,0~100?公里/小时加速可在?2.9?秒完成,仍有待后续观察。

另外品牌旗舰车系?7?Series,也可望能带来纯电版本、并将命名为传闻中的?i7,其可能会搭载?80kWh、还提供?120kWh?的电池组,续航里程则上看?644?公里,甚至在马达功率输出上有着与现行?M760Li?接近的水平,有着上看?650?匹的实力,来与对手?Mercedes-Benz?EQS?量产版、新一代纯电捷豹?XJ?抗衡,但新车预计最快登场的时机点会到?2022?年。

除了预告?X1、5?Series、7?Series?纯电版本的推出外,宝马集团也希望从车款的制程方面降低对环境的冲击与稀土元素的需求,第?5?代?eDrive?电气化车款系统搭配的电池组,镍钴锰的比例调整为?80%、10%、10%,根据宝马的说法,除了有助提升能量密度,也可优化电池的耐用性(循环寿命)。而且从今年?2020?年开始,宝马集团在全球的所有产线,也将全数改以?100%的绿电供电,还强化回收材质的应用、以及将高压电池回收的作业,并且和德国回收公司?Duesenfeld?打造回收率达?95%的厂区,包括回收制造电气化车辆时产生的石墨和电解液。

而目前除甫于?2020?年?7?月发表的宝马iX3?外,2021?年原厂还会有发表?iNEXT?、i4?轿车量产版,iX3?量产版会在华晨宝马沈阳工厂生产。我们也会持续追踪纯电版?X1、5?Series、7?Series?相关动向,并替读者带来第一手的最新报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自动驾驶即将实现商用化 你还不知道谁是最安全的吗?

每年开春,既是火力全开谋篇布局之时,也是各自翻出家底冷静复盘的最好时机,不管平时海报做得多漂亮,财务数据才是检验发展质量的唯一标准。这个时候,行业最关注的,无非是两种势力的代表:搅局的鲶鱼和领跑的标杆。某种程度上,这两种势力代表了这个行业的两条发展路径:乱拳打死老师傅是否真的能够博得一席之地?条理清晰的谋定后动是否才是正道而行?

要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用数字说话。这就是为什么宝马每年的财报如此引人关注——大家都在时代的洪流中跌跌撞撞,你领跑行业,就是要给大家一个值得期待的希望。

“All in 电动”成为这次财报年会的主题并不让人意外,但是它的列装元素和内在逻辑又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可以涵盖。?

开会,要学会先听高层怎么说,提纲挈领这种事,有时候一句话就够了——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谈到发展时,表达了三个意思:可盈利、独立、自主。我们无需生硬地一定要将这三个关键词套用到对于整个财报以及战略规划的解读中,但是它非常清楚表明了宝马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的舍与得:发展一定要是健康的,对于商业企业来讲,盈利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确。新势力轮番上阵花样百出,传统选手要么一蹶不振要么孤注一掷要么无所适从,但这些对于宝马来说都不重要,不被舆论裹挟,不被行业带偏,不被风向误导,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

优秀是一种习惯,盈利也是

如果你像我一样从2019年开始每年都守在屏幕前把宝马的财报翻来覆去地掰碎了看,你就应该和我有同样的感觉:盈利只是一种习惯。但如果我们稍微将视野放宽一点,与这个行业的跌宕和哀鸿遍野对照一下,这种感觉甚至违和到像一种错觉。

我们先来看看宝马集团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如何的盆满钵满。

2022年,宝马集团全年总营收超1426亿欧元,同比增长28.2%;税前利润(EBIT)约为235.09亿欧元,较2021年增长46.4%,税前利润的大幅增长除了归功于强有力的市场表现,也得益于华晨宝马并表在财务上的助力,这部分价值约为77亿欧元,这也让宝马集团2022年的税前利润率达到了接近16.5%

2022年,宝马集团汽车业务总营收约为1236亿欧元,比2021年增长了29.5%;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EBIT)约为106.35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为8.6%,同比增长7.8%。

这一系列的数字已经完全超过了普通意义上的“健康”的水平,在可以说黑天鹅与灰犀牛并行齐飞的2022年,面对供应链、地缘政治以及公共卫生的巨大不确定性(因为与期望值的强烈反差,2022年的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来讲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三年),宝马以领先行业的定力和体系力,扎实地达成了上述异常耀眼的财务指标。

“All in 电动”的背后

会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耀眼的财务数据背后,就是无数在各自细分市场上劈波斩浪的明星产品。

2022年,宝马集团的汽车产品总销量约为239.96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约为21.58万辆,同比增长107.7%。要知道,自BMW i3诞生以来,宝马集团已经向全球市场交付了超过50万辆BMW和MINI车型,而仅仅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一年,这个数字就超过了21.5万辆,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可见2022年的起势之猛和提速之快,而它还是在全球供应链形势如此紧张的前提下完成的。

基于2022年的高增长率、对于2023年市场的乐观判断以及市场对于宝马产品的强劲需求(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自信),齐普策明确表示了对于纯电产品在2023年的积极态度:它将占到2023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的15% ,这不仅会迎来又一波交付量的飞跃,更是迄今为止最高幅度的同比增长。

比这个数字更有力的,是齐普策公布的时间表。

鉴于宝马集团曾经公开表示过要在2030年让纯电动产品达到当年度整体销量的一半,这一次齐普策所公布的以年度为单位的时间表就显得更加具体而有说服力:2024年纯电动产品会占到当年销量的五分之一,2025年这个比例将会是四分之一,2026年将达到三分之一,以此为基础,在2030年之前,宝马就将实现纯电产品占当年度销量50%的目标。

如果再把这张时间表展开,我们会由近及远地看到一系列电动产品正在入列:

2023年,最成功的商务轿车BMW 5系将迎来换代,但比单纯的换代更引人注目的是技术的迭代,今年BMW i5也将上市,这应该是商务轿车这个品类中有史以来最有竞争力的产品。2024年,还将有两款插电式混动的BMW 5系进入市场。

2022年是BMW M品牌诞生50周年,让人意外的是,最畅销的BMW M车型竟然是BMW i4 M50,而这也为宝马后续推出BMW i5的M版本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如果要说中国用户心目中还有什么带着遗憾的白月光的话,BMW 5系旅行车一定当仁不让。宝马很快就将带来新的BMW 5系旅行车,更值得期待的是,2024年春天,纯电动版本的BMW 5系旅行车也将面世。

2023年还将迎来全新BMW X2以及纯电动BMW iX2,作为宝马在紧凑车型市场的第二款纯电车型,BMW iX2将在德国雷根斯堡工厂生产,并将于2023年年底正式上市。

再看得远一些,宝马集团将于2025年迎来电动化真正的代际跨越。新世代车型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投产,在投产后的24个月内将有至少6款新世代车型实现量产,其中包括一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AV)和一款BMW 3系所在细分市场的纯电轿车。换句话说,宝马将从自己最为擅长和最为核心的细分市场上开启新世代车型的接棒工作。

从产品规划到时间表,宝马在电动化上第一次向外界披露出了一系列可执行的细节。你在宝马的描述中看不到大干快上的跳跃式发展,但是那些从五分之一不慌不忙地进击到二分之一的规划,才制造出了真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毕竟说到做到就是宝马碾压对手的核心能力之一。

挣得痛快淋漓,花得恰得其所

强大的产品不可能是无本之木,打仗,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怎么把盆满钵满花得锦上添花,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宝马对于发展的一贯态度都是——“拼命搞基建”,研发,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在2020年的财报发布会上,齐普策就曾经对研发表达过这样的态度:“自2015年以来,宝马集团的年研发投入已连续五年超过50亿欧元。到2025年,宝马计划在研发方面继续投资超过300亿欧元”。

事实证明,宝马没有食言。

2022年,宝马集团为研发投入了约66.24亿欧元,同比增长5.2%,尽管因为华晨宝马的并表放大了整体营收规模从而使研发费用的占比略有下降,但是这种财务上的数字游戏并没有改变宝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事实。从投资方向来看,宝马集团的研发投入主要被用于新车型及第六代BMW eDrive电力驱动技术的研发和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人机交互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

此外,为支撑电动化的快速发展,2022年宝马集团在工厂、设备和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支出达77.91亿欧元,同比增长55.4%,占整体营收的5.5%。这些用于基础设施升级换代的投入将会在未来漫长的电动化竞争中赋予宝马身位领先的优势。

极车说:

转型的痛苦通常都来自于从躺着挣钱到站着挣钱甚至到跪着都挣不到钱,身处这种战略缓冲期,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通常都是少输当赢罢了。但在这种决定性的阶段,宝马再次展示了自己准确的判断力和超前的前瞻性所带来的战略红利:燃油产品和电动产品两手抓,两手都很硬,柔性的生产布局兼顾到了过渡时期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并不耽误核心技术的升级迭代。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布局能力和执行能力,宝马才为行业展示出了最为难得的“盈利型转型”,描绘出了最为全面和良性的发展路径。?

顺便说一句,齐普策在谈到电动出行时还明确表示,它已经成为宝马集团衡量自身成功的重要标准,从2023年开始,纯电产品在销量中的占比将成为宝马集团管理层的KPI之一——放弃幻想吧,从领导开卷的企业,你惹不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极车制造,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中国2021-2035年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其中,着重强调了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计划实现部分场景的商用化。由此可见,未来15年内,中国汽车市场将更加注重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我们知道,最早搭载在车辆上的驾驶辅助系统因研发漏洞频频导致驾驶者发生意外,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到底“谁”才是最安全的?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前3名品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史。

谁的自动驾驶技术最安全?

基于上述问题,欧洲最权威的碰撞测试机构Euro?NCAP(以下简称:E-NCAP)联手美国汽车保险业Thatcham?Research推出了全球首个“驾驶辅助系统分级测试”,并对?奔驰GLE、宝马3系、奥迪Q8、福特Kuga、大众帕萨特、特斯拉、日产Juke、沃尔沃V60、雷诺Clio以及标致2008等在内的10款车型进行了首次分级测试。

结果显示,德系豪华车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包揽了分级测试的前3名。其中,奔驰GLE、宝马3系、奥迪Q8分别以综合得分256分、255分和245分的成绩获得“非常好”的评级。

具体来看,奔驰GLE的Active?Distance?Assist?DISTRONIC?with?Active?Steering?Assist(主动距离辅助系统DISTRONIC?带有主动转向辅助系统)以256分取得了测试的第一名。其中,车辆辅助86分、驾驶员参与度85分以及安全协助85分,整体来看没有明显的短板。

紧随其后的是宝马3系的Driving?Assistant?Professional(专业驾驶辅助),与奔驰GLE以1分之差位于第二名。其中车辆辅助82分、驾驶员参与度83分以及安全协助90分,由此来看,该车是10款车型中唯一配有驾驶员监控系统的车辆,尽管功能相对基础,但对于监控驾驶员的参与度非常重要。

第三名的奥迪Q8搭载了Adaptive?Cruise?Assist(自适应巡航辅助),该系统的综合得分为245分,其中,车辆辅助、驾驶员参与度以及安全协助分别得到了83分、78分以及84分。

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绩?

1.奔驰

我们首先从第一名的梅赛德斯-奔驰来说。众所周知,奔驰品牌作为全球汽车的“创始人”,截至目前已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制造汽车的历史,其技术实力毋庸置疑。在自动驾驶方面,奔驰在2015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以下简称CES)中,再次革新了传统汽车驾驶方式。

资料显示,在CES的现场,奔驰首次将其无人驾驶概念车型F?015?Luxury?in?Motion进行了全球亮相,刷新了人们对汽车的固有印象,并引领了各大汽车品牌向自动驾驶领域的变革。

在梅赛德斯-奔驰看来,开展自动驾驶技术不仅能够更好的让车辆与技术和交通状况完成相互融合,更能够将人们对未来汽车的想象变为现实,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完成向“第三生活空间”的跨越。

1970-1980年间,奔驰汽车还曾展开过一个名为“普罗米修斯”的自动驾驶项目,耗资7.49亿欧元,主要对自动加速、刹车以及转向以及识别其他车辆和路线等方面进行安全测试,该项目直至1994年宣告测试结束。

此时,奔驰汽车已正式完成主动悬挂调节系统、盲点辅助系统、车道保持系统等自动驾驶基本功能的测试。

到了2016年,3辆E级奔驰车同时获得美国内华达州发放的首张乘用车自动驾驶牌照,成为了首个可以在公开道路上自由测试的权利。

在此基础上,奔驰在2017年内宣布与博世进行合作,着重提高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和可预测的软件及算法。直到2019年7月,双方联手打造了自动代客泊车功能,并且正式获得德国无人工监督许可,正式成为被政府认可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进入2020年,在众多品牌纷纷涌入自动驾驶领域的同时,奔驰再次掀起自动驾驶的新概念,即“软件定义汽车”,通过搭载英伟达的DRIVE?AGX?Orin计算平台,完成车辆以新一代NVIDIA?DRIVE平台驱动实现的自动驾驶功能。

2.宝马

与奔驰相比,宝马对自动驾驶的研发时间就略显精简一些。起初,其与戴姆勒和大众集团一起投资了图商HERE,直到2016年7月,宝马联合和英特尔、Mobileye建立了自动驾驶开发联盟?,并计划在2021年推出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BMW?iNEXT,同时在技术上兼容L4。

到了2018年,宝马集团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宝马集团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将加速公司在创新与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进程,保证其在未来出行方面的持续领导力。

同年5月份,宝马汽车正式获得了上海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测试牌照,也是首家在中国获得自动驾驶路试许可牌照的国际整车制造商。并于9月份对外宣称计划在德国慕尼黑建立一座全新的模拟驾驶中心,主要用于自动驾驶技术和相关功能的开发。

与此同时,宝马还发布了一款配备了自动驾驶系统的电动SUV车型——Vision?iNext概念车,根据计划,该车将于2021年正式迎来上市。

进入2019年,宝马再次与戴姆勒签订谅解备忘录,旨在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合作初期双方将重点推进新一代驾驶辅助技术的研发、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和泊车功能,后续还联手制定了行业标准,以促进双方更好的合作。

从现阶段获得“非常好”评级的全新宝马3系车型上来看,该车搭载了Driving?Assistant?Professional(专业驾驶辅助)。

该系统是宝马品牌目前最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全车搭载了12个超声波雷达、8个摄像头、4个短距离毫米波雷达、1个全距离毫米波雷达,主要用于泊车辅助功能、图像识别、辅助驾驶、变道辅助、车道纠偏辅助等在内的十余项辅助功能。

另外,该车还配备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可以通过安装在仪表盘位置上的红外线摄像头监控驾驶员的双眼,在交通拥堵辅助功能启动的情况下启动该功能,一旦驾驶员视线离开前方道路时,就会自动退出交通道路堵辅助功能。

始终以“在中国为中国”为理念的宝马,未来将在中国推出包含宝马X7、X6、iX3、8系、7系、6系GT等在十余款搭载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以供中国消费者选择。

3.奥迪

继宝马之后,奥迪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也有10余年的时间,与奔驰和宝马的“直奔主题”方式不同的是,奥迪的采用了集成系统的方法,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探索,奥迪最早可追溯到2010年,通过对TTS在Pikes?Peak?进行的全自动驾驶测试后,正式宣告奥迪进军该领域。

现阶段,已在奥迪A8车型中适配了交通拥堵辅助功能和代客泊车辅助功能。基于此,奥迪发布了2023年的三大阶段性规划,即:到2023年实现用于高速公路的L3系统高速巡航;用于城市地区的?L3?系统城市自动驾驶和自主泊车。同时到2025年,推出首款代号为Aicon的L4级别自动驾驶AV车型。

作为奥迪品牌旗下一款旗舰版车型,Q8在此次E-NCAP自动驾驶评级获得了“非常好”的评价,该车搭载了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除特殊道路之外,均可实现安全自主驾驶。

具体来看,全车搭载了5个雷达传感器、5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扫描仪以及传感器,用以判断车辆四周的车辆和环境情况。

在跟随前车时,Q8可以明确识别出车辆两侧的情况,需要变道时还会出现转向指示灯,不仅如此,还可以做到自主加速、减速和小范围的转向等,最大程度上减少了驾驶员的参与度。

编辑点评:

尽管目前全球各大汽车品牌都在不断的试水自动驾驶技术,并且将一些驾驶辅助系统已不同程度的运用到不同车型之上,但对于该技术的争议度依旧不减当年。随着全球汽车市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和政策的支持,以及企业之间的联合,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能够真正实现全面自动驾驶,在规范市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后,能够实现从商业化向生活化的跨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自春天网,本文标题:《10年卖700万辆电动车?》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