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是指服务于城市客运交通,通常以电力为动力,轮轨运行方式为特征的车辆或列车与轨道等各种相关设施的总和。
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或轨交)是一种独立于道路交通之外的公共交通系统形式,主要涵盖地铁、轻轨、单轨、磁浮、市郊铁路等轨道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具有以下特征:运能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运量大、能耗少、污染少等,能够满足客流高峰期的运输需求,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公共交通的主体。
城轨交通主要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云轨列车、市郊铁路等。根据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协会(ICUA)的最新定义,城轨交通包含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磁浮系统、市郊铁路和市域快轨(旅游快轨),并强调城轨交通是独立于道路交通之外的公共交通形式。
2017年12月15日,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协会(UIA)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36届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大会上,通过了将云轨正式纳入城轨交通体系的决议。2018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在建设申报条件中增加了独立建设的市郊铁路具备条件的,可纳入城轨交通系统。
2018年5月16日,国际城市轨道交通联盟(UIA)与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协会(ICUA)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联合大会,正式合并成立国际城市轨道交通理事会(UIAC),并发布了《马德里宣言》。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
1、建设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建设地铁、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线路,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从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道路拥堵情况。
2、推广共享出行:共享出行是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通过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方式,可以满足市民短距离出行的需求,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同时,共享出行还可以通过预约、拼车等方式,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减少道路拥堵情况。
3、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手段,对城市交通进行智能化管理和调控的系统。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情况,优化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方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从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情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