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作为新能源车技术含量最大、成本占比最高的零部件,在新能源车渗透率飙升的情况下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带动上游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细分产业链的蓬勃发展,而无论是正极材料中的碳酸铁锂路线还是三元路线,都离不开锂这一核心原材料,同时电解液的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也是含锂元素的盐类。因而,在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当下和未来,锂将成为市场上最受关注、最为紧缺的资源之一,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盈利空间也让我们越来越确信:锂是未来十年的最佳投资赛道之一,而拥有锂资源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的企业也将成为“锂茅”,中长期投资价值将会日益凸显,值得高度关注。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市场上主要锂盐企业的现有产能、规划产能、锂资源自给率和技术实力,并综合这四个纬度认为天齐锂业最有成为锂王的潜质。本篇文章将从另一个纬度再次论证天齐锂业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那就是锂资源的品质。
一、什么是锂资源的品味
资源的品味主要指矿石或选矿产品中有用成分或有用矿物的含量。具体到锂资源,其品味主要指锂矿中锂的含量(盐湖中称锂浓度,意思差不多),含量越高品味也越高,锂资源的价值也更高。全球范围来看,不同区域的锂资源相差甚远,一般来说南美的盐湖锂资源和澳洲矿石锂资源的品位相对较高,拥有这两类锂资源的锂盐企业可以给予重点关注。
二、天齐锂业的锂资源兼具“量大、质优”双重优势
上篇文章我们分析到,在整个A股市场中,天齐锂业的锂盐产能仅次于赣锋锂业,但锂资源自给率高达100%,还有多余锂矿作为后备尚未开始开采,家底非常雄厚。而更为厉害的是,天齐锂业的锂资源不论是锂矿还是盐湖,品味都是最好的之一。
在锂矿方面,一般来说,品味在2%以上的都可以算是优质锂矿,国内大部分上市公司的锂矿石资源品位都在1.5%上下,包括盛新锂能的业隆沟锂辉石、川能动力/雅化集团的李家沟锂辉石、融捷股份的甲基卡锂辉石,天华超净的Manono锂辉石以及赣锋锂业的Mt Marion锂辉石,而江特电机和永兴材料等位于江西的锂云母矿资源的品位则更低,往往在0.5%上下。反观天齐锂业旗下主要锂矿——澳洲Greenbushes锂辉石矿,其品位达到2.1%,且资源量高达折LCE 690万吨,是全球稀缺的兼具高品位和高资源量的优质锂资源,因此也成为目前全球锂资源产出的主力矿山之一。还有一个比天齐锂业矿资源品位更高的,那就是中矿资源旗下的加拿大Tanco矿山,其品味高达3.12%,但锂资源量折LCE仅为9.9万吨,总体规模太小。因此,综合量和质两个角度,天齐锂业的Greenbushes锂辉石矿无疑是A股最佳锂矿。
在盐湖方面,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的权益资源量依然遥遥领先,均在1000万吨以上,但在品质上两者差距较大。其中天齐锂业旗下阿根廷Atacama盐湖的锂浓度高达在1700mg/L,在已知A股市场企业的盐湖中锂浓度最高,而赣锋锂业的锂浓度为529mg/L,仅为天齐锂业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余如西藏珠峰的SDLA的锂浓度为479mg/L,青海察尔汗盐湖锂浓度为310mg/L。在另外一项影响盐湖提锂成本的关键指标是镁锂比,在这方面天齐锂业也处于较好水平,在6.4:1左右,虽然不如赣锋锂业的2.8:1,但也好于很多盐湖的水平,特别是远好于青海地区的品质。
综上可以看出,天齐锂业在锂矿和盐湖的锂资源量上,还是在锂矿品味、盐湖锂浓度上,都处于全市场最上乘的位置,在拥锂为王时代其投资价值不断凸显。从经营数据来看,上半年天齐锂业的毛利率高达46.68%,在主要锂盐企业中位居第一,这一方面得益于其锂资源自给率高,另外一方面也归功于其锂资源品味高、生产成本低,两者相叠加,造就了天齐锂业的高盈利能力,也让其向着锂王的宝座不断进发。
《松塔 财经 》 最及时有效、中立客观的 财经 公告和公开讯息解读。
1、天华超净
公司与宁德时代共同投建10万吨碳酸锂冶炼产能项目。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天华超净(300390.SZ)1月28日公告,公司与宁德时代于2022年1月28日签署《关于10万吨碳酸锂产能之合资经营协议》,拟与宁德时代或其全资子公司共同以现金在宜春市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投建10万吨碳酸锂冶炼产能项目。
科普
碳酸锂从锂矿中提取,是锂电池产业链最上游的原材料。
天华超净拥有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医疗器械产品和新能源锂电材料三大业务领域。目前公司锂电材料产品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8成,医疗器械产品占总营收2成。旗下控股子公司天宜锂业是一家专业从事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新能源 汽车 用动力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
解读
天华超净携手宁德时代能有效整合双方优势,未来公司锂盐业务有望充分受益。天华超净子公司天宜锂业此前主要产出氢氧化锂,但国内国外目前缺的是碳酸锂,设立合资公司投建碳酸锂项目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出。
天华超净目前已经拥有电池级氢氧化锂产能2万吨/年。本次协议设立合资公司,宁德时代占股9成,天华超净占股1成。该协议规划建设碳酸锂产能10万吨,预计于一年内达产5万吨,2023年底完成剩余5万吨产能。项目达产后,天华超净的收入或将大幅增长。
碳酸锂是新能源上游的黄金赛道,未来长期景气。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普及和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碳酸锂需求日益增加。民生证券认为,预计未来全球锂资源供应紧张将长期持续,高锂价中枢将是未来行业常态。当前锂价下,板块估值性价比凸显,把握资源自给率高+业绩兑现高两条主线。
据百川盈孚数据跟踪,截止到1月28日,国内工业级碳酸锂(99%)的市场主流成交价格35.1-35.5万元/吨之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99.5%)市场主流报价区间在37.5-38.6万元之间,均价涨至38.04万元/吨,目前市场供应紧张。
中研普华在近期出具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未来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平均价格仍将较2021年上涨,其中碳酸锂2022年将上涨16.3%至21000美元/吨;此外,其还指出,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到20%,对应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24万辆,对应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1万辆,合计碳酸锂需求100.2万吨,预计2025年碳酸锂需求将暴增3.6倍。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天华超净2021年三季报营业收入23.22亿元,同比增加118.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3亿元,同比增加139.51%。
2、国科微
公司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253%-323%。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8日,国科微(300672.SZ)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2.5亿元-3亿元,同比增长252.83%-323.40%。随着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AI视频编解码系列芯片的出货量高速增长,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公司营业收入不断提升,并于2021年度突破23亿元。
科普
国科微主要产品是固态存储系列芯片。
解读
国科微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2.5亿元-3亿元,不及机构预期。最近2家机构对国科微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3.38亿元。
国科微2021年利润大增的原因包括:在全球半导体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获得政府补助。
固态存储系列芯片在2021年上半年贡献了93.31%的收入和71.11%的利润,是国科微最核心的产品。
2021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产能紧缺,生产交期大幅延长,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行业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在全球半导体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国科微的多个产品实现的收入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
固态储存芯片用于固态储存硬盘。根据智研咨询统计,2020年我国固态存储硬盘需求量约3900万片,到2025年,我国固态存储硬盘需求量将达到约6700万片,复合增长速度将达到10%以上。
从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固态存储控制芯片行业呈现着多极化的格局,目前行业并未出现垄断企业。国科微算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固态存储芯片厂商。
另外,国科微近年来持续获得高额政府补助。2021年11月,公司收到政府补助1.5亿元,增厚2021年利润6127.71万元。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国科微实现营收9.25亿元,同比增长404.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783.27%。
3、中国国航
“预亏王”诞生?中国国航预计2021年净亏损145亿元-170亿元。
概述
1月28日,中国国航公告, 预计2021年净亏损145亿元-17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4.09亿元。2021年国际航线投入持续受限,国内客运市场流量大幅波动,公司经营效益改善难度日益加大。油价攀升,汇率波动等因素进一步增大公司经营难度,同时主业相关投资企业亦受到严重影响。
截至目前,中国国航是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亏损最多的。
科普
中国国航从事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国内、国际公务飞行业务;飞机执管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公司间业务代理。
解读
中国国航巨亏大超机构预期。中国国航预计2021年净亏损145亿元-170亿元,最近17家机构对中国国航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亏损105.5亿元。其中,最为悲观的华创证券认为中国国航2021年要亏142.82亿,中国国航业绩预告比悲观更悲观。
2020 年全球航空旅客人数相比2019年大降60%,2021年有所恢复,但仍然只有疫情前约 5 成。这种程度的需求崩塌在 历史 上看是前所未有的。国际航线占比大的中国国航亏损最为显著。
作为航空公司,2022年能否回暖,首先要看疫情能否得到控制,其次要看国际油价情况。
招商证券认为:
国际线的开放根本上取决于疫情的发展,而疫情有望在 2022 年出现缓和。国际线开放预期在提升。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 旅游 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及时研判国内外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科学调整有关人员来华管理措施,适时启动入境 旅游 促进行动。这表明在扩内需的主线下, 旅游 业的复苏被提上日程,而与入境 旅游 息息相关的航空国际线开放也可能被摆上日程。
国际油价方面:对未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市场分歧很大。
日前,欧佩克内部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原油供应持续过剩,全球原油库存将在未来一年内不断增加,几乎补足2021年消耗的所有库存量。
原油“大多头”高盛则表示,在疫情继续威胁需求和投资之际,全球石油市场尤其可能吃紧。油价可能在2023年达到100美元。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国航单季度主营收入197.94亿元,同比上升5.2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5.36亿元,同比下降427.17%。
4、中兴通讯
公司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52.59%-69.02%,不及预期。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8日,中兴通讯(000063.SZ)公告,2021年公司预盈65亿元-72亿元,同比增长52.59%-69.02%。2021年营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其中,三大业务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2021年资产减值损失预计约14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度资产减值损失约11亿元,主要由于全球芯片供应紧张情况下,公司对关键物料提前备料,考虑到公司备料及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与前期政策保持一致,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科普
中兴通讯主要业务包括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消费者业务三块。
解读
中兴通讯2021年业绩不及机构预期,2021年公司预盈65亿元-72亿元,最近32家机构对中兴通讯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数平均数)为73.4亿元。
按照公告说法,2021年中兴国际出现14亿资产减值,其中第四季度减值11亿,主要原因是芯片供应紧张。展望2022年,芯片供应将有所缓解,但整体仍然处于略为紧张的市况。
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环节,不涉及芯片的生产制造领域,此前,中兴通讯曾表示,“目前全球半导体行业产能供应紧张,产业链的伙伴或多或少受到一定影响。”
中兴通讯在芯片领域采取的是“Fabless”模式,即无晶圆制造,只进行芯片设计。晶圆制造供不应求导致中兴通讯“缺芯”。
2021年缺芯,引发晶圆制造扩产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各大晶圆代工厂宣布扩建的产能将陆续在2022年开出,新增产能集中在40纳米及28纳米制程,预计现阶段极为紧张的芯片供应将稍为缓解。然而,由于新增产能贡献产出的时间点落在2022下半年,届时正值传统旺季,在供应链积极为年底节庆备货的前提下,产能缓解的情况有可能不太明显。2022年晶圆代工产能将仍然处于略为紧张的市况,虽部分零部件可望纾解,但长短料问题仍将持续冲击部分终端产品。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中兴通讯单季度主营收入307.54亿元,同比上升14.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7.74亿元,同比上升107.58%。
免责说明
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