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氟(134A)之后,AC开关打开,修理工说压力表读数一样,有可能吗?
回答:空调不制冷时,高压和低压的数值肯定和正常制冷时状态不同
二、水箱前一大片金属网,修理工说是散热器,有点油渍,是漏氟所致吗?
回答:这个位置应该叫冷凝器。漏氟肯定会有油渍,但有油渍并不一定是漏氟所致。需要打压后,用泡沫检漏,看到确实漏气,才能确定是漏了。只凭有油渍就说要换,那肯定是不对的。
三、车底滴水的地方,修理工说叫冷凝器,滴水是低温所致吗?如果是,此处低温为何车内无冷风?
回答:车底滴水的地方,是车内空调系统的蒸发箱(蒸发器)低温所致,开空调那个管子滴水是正常的。管子滴水,无冷风,这是车内倒风板(空调控制面板控制的)不对导致的。也就是说你空调的系统没问题,只是倒风板位置不对的问题,调整控制面板下边的挂钩拉线和拉线外皮就能解决问题。
四、空调虽然不致冷,但AC一开,就有嗞嗞泄气声,是致冷剂往外泄漏还是空调系统内循环蒸发?为何之前空调致冷效果好的时候没有这种声音?
回答:AC一开,呲呲声,肯定不是泄气声,有可能是皮带,也与可能是轴承声,呲呲的声绝对不会是泄气声,因为空调漏氟能听到声音了,那么就会是快速的漏光,不会是每次打开都有这声。
五、空调过滤器上上次保养(约十个月前)4S店宣称更换过,堵塞概率大吗?堵塞后果怎么样?会造成冷凝器部位致冷但车内不致冷吗?
回答:一般经过一个夏天应该换一下,因为夏天柳絮绒毛比较多。不过,灰尘(花粉)滤芯堵塞后只能是出风小,不会不制冷。
六、车底盘磕过,车底冷凝器受伤概率较大,我的理解是磕破了致冷剂不会三个月还不漏光(效果差了三四个月,但还略有致冷),漏光或大部分漏掉后,冷凝器就无法低温凝结空气中的水蒸气导致不断滴水,但现在滴水看起来是正常的。怎么回事?
回答:冷凝器在水箱前部,拖底盘,不会伤到冷凝器的。
七、加氟、换散热器、换冷凝器、换空调过滤器,正常报价分别是多少?
回答:我是维修员,价格不清楚,不过看他说的2千多,是有点小贵了。另外,你要明白散热器不属于空调系统的东西,它是为发动机散热用的,维修空调不用换散热器。为氟散热的装置是冷凝器。
另有左前窗玻璃上升缓慢且上前倾斜,修理厂说是马达和玻璃架子的问题,可我往边框胶条打点水或油就会马上好一两个小时,因此又感觉修理厂不靠谱。是不是应当更换车窗胶条?或者把里面打磨一下行不?
回答:上升缓慢且倾斜,应该是车门里面的玻璃胶条出槽了,或者是玻璃胶条老化,容易出槽的问题,最多就是更换玻璃胶条。打磨是不能根治的。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您空调系统没问题,只是倒风板目前的位置不对,检查空调控制面板下面的拉线和拉线外皮固定点,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即可解决此问题
假如有哪里不明白,可继续询问
故障排除:(一)打开发动机罩盖,在引擎室中找到自诊断插座,用导线将诊断座中的E1与TE1两孔短接;接通点火开关(但不启动发动机),观察仪表台上“CheckEnginc”灯的闪烁情况,读取故障码。但“CheckEnginc”灯闪烁显示,系统正常。
(二)依次拨出1—6缸的高压线,由发动机的运转情况变化来判断不工作的汽缸。若
其中有一缸的高压线拨出时,发动机运转情况无变化,说明该缸不工作,应检查该缸的点火、喷油和气缸压力等。但经检查各缸均正常。
(三)用点火正时灯检查点火正时,发现怠速时点火正时为10°,属正常。(四)断开点火开关,使发动机停转,依次拆下火花塞检查,发现火花塞燃烧良好,电极间隙为0.8mm,绝缘电阻在10K?以上,均属正常值,装复。
(五)拆下空气滤清器盖,发现滤清器清洁,无故障,再复装。
(六)拆下节气门前的进气软管,检查节气门的关闭情况,良好;检查节气门拉线,也符合要求;拨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连接线,测节气门传感器电阻值也无不良。
(七)检查怠速控制阀(ISC)工作情况,在断开点火开关时,可以听到ISC阀发出“咔嗒”声,说明ISC阀已关闭。
拆下ISC阀的接线端子,拧下ISC阀的固定螺钉,卸下ISC阀,测B1与S1、S3;B2与S2、S4间电阻均在(10—30?)之间,属正常。将B1、B2接电瓶正极。S1、S2、S3、S4依次与负极相接,ISC阀逐级打开,而B1、B2接电瓶正极,S4、S3、S2、S1依次接负极时,ISC阀则逐级关闭,说明ISC阀动作良好。
(八)拆电瓶负极桩线,放掉发动机冷却水,拆传动皮带,拆动力转向泵,拆旁通水软管,最后才拆得下水温传感器。检查水温传感器时发现,水温传感电阻为16?,远远大于20℃—80℃时的3—0.2?。因此认为水温传感器电阻变质,它导致电脑ECU误判为低温,造成空燃失调(混合气过浓),引起怠速不良。更换上新的符合要求的水温传感器后,装上电瓶负极端线,启动发动机,怠速正常运转,故障终于排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