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改变了很多原有的商业模式,给全世界带来了严重冲击,自动驾驶行业也加速进入两极分化的状态。
巨头们搵食艰难
继Zoox、Ike、Kodiak Robotics等多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宣布裁员之后,通用汽车公司旗下自动驾驶汽车部门Cruise也正式宣布将裁减约15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8%。据悉,Cruise裁减的员工,主要集中在业务战略、产品开发、设计和招聘领域,他们还解雇了加州帕萨迪纳市从事激光雷达工程的员工。
对于裁员的原因,外媒猜测与当前的疫情有很大关系。因疫情导致的道路测试关闭等,不仅使自动驾驶原型车上路的时间被推迟,资金的消耗也增加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的压力。那么自动驾驶公司究竟有多烧钱?
根据通用汽车公布的财报可知,从2016年至2018年间,Cruise分别亏损了1.71亿美元、6.13亿美元和7.28亿美元,总亏损15.12亿美元。可见,即使是一家曾经融资了72.5亿美元,资金充裕、背景强大的自动驾驶公司,这烧钱的速度已经让他吃不消了。
上个月福特汽车也表示,将把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服务从2021年推迟到2022年,并重新考虑相关战略,而这已经是福特第二次宣布推迟相关计划;另一常与Waymo相提并论的硅谷明星独角兽——Zoox,日前也正考虑出售,这离它上一次获2亿美元的融资不过半年时间;而志在自动驾驶卡车市场的Starsky Robotics也因无法筹集到更多资金,在3月份宣布了停止运营并破产,着实让人唏嘘,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些车企巨头、明星独角兽尚且面临如此窘境,更别说那些没有多少资本可以倚靠的初创公司,得不到持续融资,就只能自我淘汰。
Waymo+沃尔沃,风景这边独好
不过,自动驾驶领头羊Waymo的近况却与他们形成了鲜明对比。5月13日,Waymo高调宣布,已额外筹集了7.5亿美元资金,使其过去两个月的外部融资总额增至30亿美元,超过了去年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融资总额。在全球经济下行、时局动荡的今天,自动驾驶这种前景广阔但耗资巨大的融资黄金时代显然已经过去,资源开始向头部聚拢。
除了吸引大规模投资外,Waymo还有其他动作。日前,Waymo CEO John Krafcik在Twitter上发布了一张后车窗贴有Waymo logo的沃尔沃汽车,并配文“#Waymo#Volvo”。这基本就是在暗示Waymo和沃尔沃合作了。要知道,沃尔沃在前不久才刚宣布,要在2022年投入量产的全新车型上搭载Luminar激光雷达感知技术。此时曝光合作,明显就是为自动驾驶量产车型的落地提前造势。
据外媒报道,早在2016年Waymo就曾接触了包括沃尔沃在内的12家汽车制造商,为其无人驾驶技术寻求制造伙伴。之后,FCA、捷豹路虎和本田相继与其牵手。虽然目前Waymo和沃尔沃双方均为就此作任何官方回应,但对于这一消息的猜测,已经让业界非常期待了。
对于Waymo而言,虽然它已在底特律开建了全球首个L4级别自动驾驶量产工厂,但这个工厂更像是一个标准化的改装厂,用来改装此前Waymo在2018年从合作伙伴FCA和捷豹处订购的Pacifica和I-PACE车型。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和后期维护成本,因为这两款车并不是自动驾驶车型。
沃尔沃则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球第一个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相比其他车企采取的循序渐进策略,沃尔沃完全是激进派。从2015年开始,沃尔沃就逐渐将筹码押注到了L4上,直接跳过了L3级别。这几年也一直与Uber ATG保持合作,去年6月,沃尔沃与Uber合作的拥有一定自动驾驶硬件能力的车型XC90正式下线。显然,Waymo与沃尔沃的联手,是一次非常完美的互补。
政策加持,国内自动驾驶进入快车道
在国内,受益于新基建、智能汽车相关指导政策的加持,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进程也开始加速。年初,国家便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同时还提出要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就在昨天,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表示,将制定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实施意见,会同工信部、公安部研究修订道路测试管理的规范,完善测试管理的体系。这一系列举措都极大的鼓舞了中国自动驾驶相关产业链企业的信心。
除了政策的扶持,国内的自动驾驶头号玩家们也在争先恐后的刷新成绩。日前,百度自动驾驶再下一城,宣布在沧州市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同时成立“Apollo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沧州)应用实验室”、“自动驾驶创新应用运营中心”。至此,河北沧州市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在主城区市政道路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城市。不久前,百度还宣布全面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长沙用户通过百度地图、百度App“Dutaxi”小程序即可一键叫车、免费试乘。
5月18日,国内科技研发巨头华为在官微上宣布,华为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内核(含虚拟化机制)已获得Safety领域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ISO 26262 ASIL D),这也是我国首个获得ASIL D认证的操作系统内核。据悉,该内核还曾于2019年9月获得Security领域最高等级信息安全认证(CC EAL 5+)。至此,华为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内核已成为业界首个拥有Security与Safety双高认证的商用OS内核。
对于这些证书的含金量如何,非业内人士基本不了解。据悉,这个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是目前欧美和国内高安全行业的强制准入标准,对产品的开发流程管理、安全架构设计、安全编码和安全测试等方面有极其苛刻的要求,而ASIL D是车辆安全完整性等级里要求最高的等级。简而言之,这是一份业内认可、行业看重的,非常有分量且不容易得到的证书。
当然,也如业内人士所说,内核只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内核通过认证,不代表基于内核的操作系统也能通过认证。因为在操作系统内核之外,还有计算机主板、自动驾驶上层应用等架构层,都需要与内核相耦合,整个操作系统要通过认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做认证也是个费时费力的活。
但Whatever,华为和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成功与创新是不可否认的,他们的野心也已昭然若揭,未来他们能否让国内的自动驾驶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 | 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天气转凉,但自动驾驶没有冬天!
北京时间10月27日晚,重卡自动驾驶领域的两大巨头:全球重卡销量老大的戴姆勒,与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公认的老大Waymo,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合作。
这是Waymo成立以来拿到的第一个商用车自动驾驶订单,此前,Waymo?的合作伙伴名单上还有雷诺-日产、菲亚特克-莱斯勒、捷豹路虎与沃尔沃。
按照计划,戴姆勒卡车公司(Daimler?Trucks)与Waymo将联合开发和部署大型自动驾驶平台,量产无人驾驶重卡。
根据此次与Waymo合作披露的细节,戴姆勒将在自动驾驶底盘开发和系统集成、安全冗余方面作为重点研发方向。
冗余转向、制动和控制系统的发展对这个领域的发展非常重要。这是向世界推广这项技术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这也将是Waymo与戴姆勒的重点合作方向。
戴姆勒加码自动驾驶落地:
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大的卡车制造商之一,戴姆勒卡车过去几年一直在加大自动驾驶的技术研发。比如,收购自动驾驶软件供应商Torc?Robotics;成立了自动驾驶技术集团(ATG),意图打造一个全球性自动驾驶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技术、业务和市场。
但进展似乎并不顺利。戴姆勒的一位不具名高管透露:“开发和推出可行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非常困难。”此次与Waymo的合作,将意味着其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动驾驶部署。
同时,Waymo负责人也表示一直在思考如何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开发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成为一个“破坏者”。
相比一些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重资产运营模式(自己运营车队),Waymo更希望寻求与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合作。毕竟强强合作或许才是未来的主要方向。
商用市场让自动驾驶更快自我造血:
Waymo脱胎于谷歌,很早就推出了乘用车RoboTaxi服务,期间一度还曾去掉安全员,但最后碍于单车智能的局限性,不得不让安全员再次回到驾驶位上。
至今,Waymo成立多年的RoboTaxi服务还未实现有效的造血模式。
相比传统乘用车行业,物流行业的自动驾驶加速落地,让很多产业链参与者看到更多的短期机会。
按照美国卡车运输协会估计,该行业司机短缺6.08万人,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6万人。
中国法规也要求从2020年开始,商用车必须标配AEB功能。为此,中国重卡销量老大的在2020年9月份就宣布在智加科技、挚途科技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全新一代自动驾驶重卡J7?L3超级卡车,将在2021年进行量产。
政策的推动也让Minieye、极目、MAXIEYE、经纬恒润在内的多家国内ADAS初创公司耕耘多年后,终于迎来了市场的收割期,并且得到了资本的认可。
在2020年3月,MAXIEYE宣布获得商用车气制动系统开发的瑞立集团的战略投资;
在2020年6月,老牌的供应商经纬恒润获得华兴新经济基金2.1亿人民币的投资,目前正在进行Pre-IPO融资,估值达到了120亿;
2020年10月,Minieye宣布获得嘉实投资、东方富海、四维图新等新老股东共计2.7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
除了ADAS供应商不断获得资本的认可,志在更高级别自动驾驶重卡的智加科技、嬴彻科技,也即将完成新一轮的融资,同样会有战略级的投资人进场。至于估值更高的图森未来,在2020年6月对外宣布启动并即将获得2.5亿美元融资并即将启动IPO后,但暂未宣布完成该轮融资和IPO。
国外市场,今年早些时候,Waymo表示,它将集中在德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的货运公路进行卡车自动驾驶测试。
与此同时,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已经加紧部署物流自动驾驶,除了对Aurora的投资,还宣布收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Zoox。
最后,作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领头羊,Waymo的一举一动或许代表着这个行业的风向变化。
Waymo从去年开始不断放出风声:“Robotaxi可能不是第一个落地的商业化自动驾驶场景。”如今顺利牵手戴姆勒重卡,可见新一轮的自动驾驶商业化竞争格局在商用车板块已经形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