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漂移的理论知识

求漂移的理论知识

vsprin 2025-04-19 汽车经验 21 次浏览 0个评论

漂移(drift,drifting)是赛车术语,指让车头的指向与车身实际运动方向之间产生较大的夹角,使车身侧滑过弯的系列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克制过弯时的转向不足,但在标准的柏油路面并没有 抓地快,一般只是用在拉力赛中,增加了赛车运动的观赏性。

求漂移的理论知识

漂移产生的条件

漂移产生的条件归咎到底就是一个: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即可产生漂移。

令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任何情况下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行驶中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

这三项里面只要满足一项就够,实际上1,2都是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应用方法不同。

保持前轮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这两项要同时满足才行。

实际操作里面,拉手刹就一定同时满足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产生漂移的方法有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 转弯中拉手刹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注意1和2,3和4分开,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

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小、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小、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甩尾中的控制

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

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

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

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

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

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

真正的漂移

而如果想车轮长距离侧滑,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驱动轮高速空转,必须要装有LSD的、功率足够大的车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要有LSD呢?因为车漂移时车身会倾斜,外侧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内侧的车轮压力小。没有LSD的车会出现内侧驱动轮空转,外侧驱动轮转得很慢的情况。这个转得慢的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大,车的侧滑就会很快停止。

车分为前驱、后驱、四驱,没有驱动力的车轮是不可能高速空转的。那么前驱车的后轮就不能做长距离的侧滑,如果驱动轮(即是前轮)高速空转,侧滑比后轮多,漂移角度就减小,所以前驱车是不能做长距离漂移的。四驱的车很显然是可以的。后驱车呢?后驱车前轮没有驱动力,但前轮可以向车身滑动的方向摆一个角度,所以后驱车也可以作长距离漂移。

侧滑距离与侧滑开始前的速度有关,通常会越滑越慢,最后还是停下来,但如果场地允许、控制得好,理论上可以做无限长的侧滑。因为打滑的车轮仍有一定的加速所用,而侧滑的轮胎也受到地面的阻力,当这两个作用平衡时,车的速度就不会降低了。例如 Doughnut(原地转圈)就是无限长漂移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做出转弯半径较大的无限长漂移。

上面说的都是控制驱动轮侧滑长度的方法。

调整车身姿势用到的方法

1.控制前轮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特别是对于后驱车

2.调节油门、刹车,令车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就产生重量转移,通过重量转移控制车头向外滑更多还是车尾向外滑更多

3.利用手刹再次产生转向过度。

注意:2中,后驱车(或动力分配比趋向于后驱的四驱车)加油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定是加速,如果加油太猛,就有可能因为后轮转速太高而减小摩擦力,车尾向外滑得更多。

最大漂移角度

在漂移中途,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夹角如果大于这个角度,就必须要停车(不停的话就撞出去)。注意不包括漂移产生时。

冬季的哈尔滨,温度还是异常的冰爽,零下20度。

距离行程倒计时仅剩一天了,今天各地的车友,都陆续的抵达哈尔滨。

作为南方的人,对于冰雪驾驶的概念,那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主要南方的雪,只能用毫米的厚度来形容,所以在哈尔滨先尝试下冰雪驾驶的基本要领及技巧,这样才能保持后续行程的顺利性,不过小编今天得到了很多异常的收获,牧马人和雪在一起的合照,原来是真的很~奈斯·?不信那就往下翻

经过大约20分钟的高速,抵达位于哈尔滨道外区的华南皮革城的冰雪驾驶场地

巨大的场地,涵盖U型弯,S弯,长坡等等各种难度系数不同的冰雪路段?确实是体验冰雪驾驶的好地方

哈尔滨穿越车会的老司机(赵哥)亲切指导?紧接着大家开始了第一圈的适应驾驶?在高速四驱的情况下?依靠油门来控制车辆的加减速?适当的给油反打方向?可以顺利通过各种弯道

等车友们逐渐适应过后?第二圈赵哥开始加快速度?大家的感觉也逐渐找到?车速也相应的加快了?感觉得出来,大家非常喜欢这样的驾驶体验

经过一段休息,大家在一片空旷的场地,尝试做起了雪地漂移?还真有几分模样

雪地配上牧马人是不是很奈斯~~?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就天黑了?为了明天行程?大家各自回酒店享用晚餐,早早休息

在此感谢哈尔滨穿越车会全体同仁对穿越车会各地车友?“一路向北”活动所提供的帮助及支持

感谢哈尔滨穿越车会技师小菲不辞辛苦的加班协助我们接送车友,并检查车友车辆的状况

感谢哈尔滨穿越车会技师小明,辛苦更换低温防冻液/雨刮水,让“一路向北”每一辆车都可以正常的行驶。

辛苦大坤对各地车友的接待及哈尔滨地区特色介绍?更感谢辛苦加班帮车友车辆送至暖库?感谢哈尔滨穿越车会(赵哥)提供的冰雪赛道及亲切指导

今天的行程到这并告于段落?明日我们黑河见..

转载请注明来自春天网,本文标题:《求漂移的理论知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