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商隐关于牡丹的诗句
李商隐关于牡丹的诗句 1.唐诗李商隐《牡丹》诗歌鉴赏问题及解析
《牡丹》李商隐唐诗鉴赏作品介绍 《牡丹》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律咏怀诗。
此诗借咏牡丹抒发诗人对意中人的爱慕、相思之情,借绝色艳姝来比拟,以花写人,并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全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
原文牡丹锦帏初卷卫夫人①,绣被犹堆越鄂君②。垂手乱翻雕玉佩③,折腰争舞郁金裙④。
石家蜡烛何曾剪⑤,荀令香炉可待熏⑥。我是梦中传彩笔⑦,欲书花叶寄朝云⑧。
注释①锦帏(wéi):锦帐。卫夫人: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
《典略》载,孔子回到卫国,受到南子接见。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璆然。
②“绣被”句:原典是鄂君举绣被拥越人,此句谓“绣被犹堆越鄂君”,清人马位《秋窗随笔》及桂馥《札朴》已指出其为误用(桂谓当为“楚鄂君”)。此将牡丹喻为绣被拥裹的越人。
或谓越鄂君系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见钱钟书《谈艺录补订》。③“垂手”句:《乐府解题》: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独垂手。
《乐府杂录》谓大垂手、小垂手的舞姿或如惊鸿,或如飞燕。故舞时玉佩乱翻。
④折:一作“招”。折腰争舞:一作“细腰频换。”
《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郁金裙:用郁金草染色的裙。
⑤“石家”句:《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豪侈,“用蜡烛作炊”。蜡烛当柴烧,无须剪芯,故说“何曾剪”。
此状牡丹之色如燃烧的大片烛焰。⑥“荀令”句:荀令即荀彧 ,字文若 ,为侍中,曾守尚书令。
曹操所有军政之事均与他协商,呼之荀令君。此句谓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须熏得。
⑦“我是”句:《南史·江淹传》载,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此自诩有才。
⑧叶:一作“片。”朝云:指巫山神女。
白话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那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那俊秀的越鄂君。
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它光彩四照,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自然温馨,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的那支彩笔,想把清丽词句,题在花片上寄给朝云。
创作背景 这首《牡丹》诗托物咏怀,当为李商隐早期的作品,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确指。赏析 首联是单株牡丹的特写图。
卫夫人指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这里借用《典略》典故,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时的艳丽夺目含羞娇艳。
据《说苑·善说篇》记载,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诗人将牡丹的绿叶想象成鄂君的绣被,将牡丹花想象成绣被覆盖的越人,传神地描绘初开的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鲜艳的风采。
“犹堆”二字刻画花苞初盛时绿叶紧包的形状,与“初卷”相呼应。 颔联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
垂手、折腰都是舞名,亦指舞姿。玉佩指舞女身上佩戴的玉制饰物;郁金裙指郁金草染色的裙。
这两句以舞者翩翩起舞时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的轻盈姿态来作比喻,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的形象。 前两联重在描绘牡丹静中的形态,颈联具体地描写了牡丹的色香。
“石家蜡烛何曾剪”形容牡丹的颜色像燃烧着的大片烛火,却无须修剪烛芯。“何曾剪”西晋石崇豪奢至极,用蜡烛当柴,烛芯自不必剪。
“荀令香炉可待熏”是说牡丹的芳香本自天生,岂待香炉熏烘。据说荀彧到人家,坐处三日香。
旧时衣香皆由香炉熏成,荀令自然身香,所以说“可待熏”。 诗人陶醉于国色天香。
他恍惚梦见了巫山神女,盼望她传授一支生花彩笔,将思慕之情题写在这花叶上,寄给巫山神女。梦中传彩笔,典出《南史·江淹传》,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诗人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
这首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最后诗人突发奇想,欲寄牡丹花叶于巫山神女。
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作者介绍 李商隐(公元813—858年),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
汉族,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成就很高。
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著有《李义山诗集》。
2.关于牡丹的诗句
1、赏牡丹--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2、惜牡丹花二首--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译文: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
暮春时节冷雨萧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再也没有人来关心她寂寞凄凉的处境。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
3、红牡丹--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4、牡丹--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5、思黯南墅赏牡丹--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译文: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有如此倾国倾城的好颜色,上天应该让你晚点开放与诸花争艳。
3.关于描写牡丹花的诗句
描写牡丹花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李正封《牡丹诗》
原文: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译文:
白天牡丹美丽的颜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浓郁的花香以浸满衣衫。
2、唐代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原文: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译文:
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
3、唐代刘禹锡《赏牡丹》
原文: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4、唐代王维《红牡丹》
原文: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译文:
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
5、唐代李商隐《牡丹》
原文: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译文: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6、北宋王溥《咏牡丹》
原文: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译文:
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4.关于牡丹的古诗有哪些
1、《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2、《咏牡丹》
宋代: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译文: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3、《红牡丹》
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4、《牡丹种曲》
唐代: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译文:当莲花枝干还未长出,秦蘅已经衰老,人们赶着马,驮着金子,去买牡丹花苗。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里,培上香泥,浇上水,一夜间,绿色花苞欲放,迎着拂晓。美人们说话带着醉意,花园中轻烟缭绕,傍晚花瓣儿已经披散,蝴蝶也渐渐稀少。
老一代贵族渐渐逝去,但他们的后辈仍穿着罗衣,赏花玩乐合着《蜀国弦》的曲调。夜幕降临,遮花的帷帐渐渐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儿也开始蔫败萎凋。公子哥儿和**们都到哪儿去了,楼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
5、《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代: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译文: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者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
5.关于牡丹花的诗词
已落牡丹
宋·宋祁
世间最有不胜妍,愁对韶华欲暮天。
已被风开又风落,要为人羡即人怜。
清平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6.有关牡丹的古诗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木末:树梢.芙蓉花:指辛夷花.花形和颜色都近似荷花. 唐·王维辛夷坞>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晚发:花开得晚. 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 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篔筜:大竹名.节长而竿高.踯躅:即羊踯躅.杜鹃花科.春季开花.花红**.鲜艳夺目. 唐·韩愈答张十一>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南朝陈·徐陵侍宴>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芙蓉:荷花. 唐·王维临湖亭>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不著水:不沾水.指荷叶不没于水. 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翠筱:小竹.娟娟:美好貌.净:光洁.雨裛:湿透.红蕖:荷花.冉冉:柔弱貌. 唐·杜甫狂夫>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荷的别名 东风:春风. 唐·高蟾上商侍郎>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宿雨:指荷叶上隔夜的雨水珠.清回:形容荷叶清净圆润.风荷举:晨风吹动着荷叶在水面上舒展开来. 宋·周邦彦苏幕遮>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仙>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西陵:西兴镇.在今浙江萧山.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胭脂雪瘦:形容红中稍透白色的荷花颜色.沉水:沉香.闺房熏用. 走夜光:反射月光的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 金·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牡丹在我国被誉为[国花".[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世界上也负有盛名. 牡丹花.娇艳多姿 .雍容大方.富丽堂皇.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是很自然的.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余首.包括象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诗人在内.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金元明三代.六十余人.九十多首.清代.三十多人.五十余首.近代和当代文人.也写了不少咏牡丹的诗. 唐朝殷文圭诗: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更是动人: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7.和牡丹有关的诗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晚发:花开得晚。
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
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天行健 回答时间 2007-10-08 19:21 其他答案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诗可作为代表。其诗云: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李商隐《牡丹》诗: 绵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捐几枝。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圊,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王建有首:《题所赁宅牡丹花》诗: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焦。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此外还有 : 龙分夜雨姿娇态,夫与春风发好香。 --徐夤《依韵和尚书再赠牡丹花》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徐凝《题开元寺牡丹》 这些夸张地描写和衬托牡丹的容姿。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姚合《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玉帐笙歌留尽日,瑶台伴侣待归天。 --齐已《题南平后园牡丹》 这些是夸张地描写赏花时的情形。
同时在吟咏牡丹时,诗从头还运用了各种巧妙的拟人手法。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温庭筠《牡丹二首之二》 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 --周繇《看牡丹赠段成式》 这些是通过拟人的手法,把牡丹形容成美丽的女子。
还有通过巧妙的拟人手法,同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联系起来,状摹牡丹的美丽。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 娥夜月光 --徐夤《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殷文圭《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扬状头赞图》 宋玉 边腮正嫩,文君机上绵初裁。 --徐夤《忆牡丹》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唐彦谦《牡丹》 白居易的《牡丹芳》其诗云: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刘禹锡也写了一首《和令狐楚公别牡丹》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西就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徐凝有首《牡丹》诗: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李商隐牡丹为雨所败
唐代牡丹诗词(上)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701-762)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红牡丹 王维(701-761)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花底 杜甫(712-770)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描写四川彭州牡丹
咏牡丹赠从兄正封 李益(748-827)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描写甘肃武威牡丹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唐·权德兴(759-818)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域。
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
庞眉倚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间行古刹情何已。
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描写西安慈恩寺牡丹
赏牡丹 王建(767-830)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稜缕绛苏。
好和熏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题所赁宅牡丹花 王建(767-830)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同于汝锡赏白牡丹 王建(767-830)
晓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月光裁不得,苏合点难胜。
柔腻于云叶,新鲜掩鹤膺。统心黄倒晕,侧茎紫重棱。
乍敛看如睡,初开问欲应。并香幽蕙死,比艳美人憎。
价数千金贵,形相两眼疼。自知颜色好,愁被彩光凌。
宫词一百首 王建(767-830)
(一)
两楼相换珠帘额,中尉明朝设内家。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
(二)
小殿初成粉未乾,贵妃姊妹自来看。为逢好日先移入,续向街西索牡丹。
闲说 王建(767-830)
桃花百叶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
秦陇州缘鹦鹉贵,王侯家为牡丹贫。
歌头舞遍回回别,鬓样眉心日日新。
鼓动六街骑马出,相逢总是学狂人。
长安春游 王建(767-830)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赴东都别牡丹 令孤楚(766-837)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戏题牡丹 韩愈(768-824)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依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牡丹 薛涛(768-831)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牋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间共说相思。
赏牡丹 刘禹锡(772-842)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浑侍中宅牡丹 刘禹锡(772-842)
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
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思黯南墅赏牡丹 刘禹锡(772-842)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裴给事宅白牡丹(唐·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泠,无有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772-863)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白花冷淡无有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白牡丹 白居易 (772-863)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从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秋题牡丹丛 (772-863)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牡丹种曲 白居易 (772-863)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属春草。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牡丹 白居易 (772-863)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稍宜经宿雨,偏觉耐春寒。
见说开元岁,初令植御栏。贵妃娇欲比,待女妒羞看。巧类鸳机织,光攒麝月团。
暂移公子第,还种杏花坛。豪士倾囊买,贫儒假乘观。叶藏梧际凤,枝动镜中鸾。
似笑宾初至,如愁洒欲阑。诗人忘芍药,释子愧梅檀。酷烈宜名寿,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鹭羽,丹艳赩鸡冠。燕拂惊还语,蜂贪困未安。倘令红脸笑,兼解翠眉攒。
少长呈连萼,骄矜寄合欢。息肩移九轨,无胫到千官。日曜香房拆,风披蕊粉干。
好酬青玉案,称贮碧水盘。譬要连城与,珠堪十斛判。更思初甲坼,那得异泥蟠。
骚咏应遗恨,农经只略刊。鲁班雕不得,延寿笔将殚。醉客同攀折,佳人惜犯干。
始知来苑囿,全胜在林峦。泥滓常浇洒,庭除又绰宽。若将桃李并,更觉效颦难。
牡丹芳 白居易(772-863)
牡丹芳, 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红紫十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臣丛无力含醉妆。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悉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去年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无人知, 可叹息。
少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少 卿干爱花心,同似事君忧稼穑。
买花 白居易(772-863)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牡丹新品种。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白居易(772-863)
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
一作云香吏,三见牡丹开。
岂独花堪惜,方知老暗催。
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回。
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哉。
和李绅助教不赴看花 姚合
笑辞聘礼深坊住,门馆长闲似退居。
太学官资清品秩,高人公事说经书。
年华未是登朝晚,春色何因向酒疏。
且看牡丹吟丽句,不知此外复何如。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姚合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
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
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
万物珍那比,千金买不充。如今难更有,纵有在仙宫。
与杨十二李三早入永寿寺看牡丹 元稹(779-831)
晓入白莲宫,琉璃花界净。开敷多喻草,凌乱被幽径。
压砌锦地铺,当霞日轮映。蝶舞香暂飘,蜂牵蕊难正。
笼处彩云合,露湛红珠莹。结叶影自交,摇风光不定。
繁华有时节,安得保全盛。色见尽浮荣,希君了真性。
西明寺牡丹 元稹(779-831)
花向琉璃地上生,
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
直至今朝眼更明。
酬胡三凭人问牡丹 元稹(779-831)
窃见胡三问牡丹,为言依旧满西栏。
花时何处偏相忆,寥落衰红雨后看。
牡丹二首 元稹(779-831)
簇蕊风频坏, 裁红雨更新。
眼看吹落地, 便别一年春。
繁绿阴全合,衰红展渐难。
风光一抬举,犹得暂时看。
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元稹(779-831)
莺涩馀声絮堕风,
牡丹花尽叶成丛。
可怜颜色经年别,
收取朱阑一片红。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838)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
别有玉杯承露冷,无有起就月中看。
西明寺合欢牡丹 顾非熊(795-854)
绿茎同本两花连,似证分身色相圆。
黄药斗香欺瑞麦,檀葩并秀掩嘉莲。
奏开祥瑞来天使,折去芳枝到御筵。
想得六宫人尽爱,几多纤指递相传。
赏牡丹句 李正封
国色朝酣酒 , 天香夜染衣。
题开元寺牡丹 徐疑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间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牡丹 徐疑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种曲 李贺(790-816)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断春草。
水灌香泥郤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牡丹 韩琮
残花何处藏,尽在牡丹房。
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襄。
云凝巫峡梦,帘闭景阳妆。
应恨年华促,迟迟待日长。
牡丹 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牡丹 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杭州开元寺牡丹 张祜(792-854)
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郤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京城寓怀 张祜(792-854)
三十年持一钓竿,偶随书荐入长安。
由来不是求名者,唯待春风看牡丹。
僧院牡丹 陈标
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关散晓霞。
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重莲花?
牡丹 张又新(795-?)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牛尊师宅看牡丹 段成式(803-863)
洞里仙春日更长,翠丛风翦紫霞芳。
若为筲史通家客,情愿扣壶入醉乡。
看牡丹赠段成式 周繇
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
逡巡又是一年别,寄语集仙呼索郎。
牡丹 李商隐(813-858)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牡丹 李商隐 (813-858)
压径复缘沟,当窗又映楼。
终销一国破,不啻万金求。
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
应怜萱草淡,却得号忘忧。
僧院牡丹 李商隐 (813-858)
薄叶风才倚,枝轻雾不胜。
开先如避客,色浅为依僧。
粉壁正荡水,缃帏初卷灯。
倾城惟待笑,要裂几多缯。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李商隐 (813-858)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捐几枝。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圊,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夜看牡丹 温庭筠(812-870)
高低深浅一阑红,把火殷影绕露丛。
希逸近来成懒病,不能容易向春风。
牡丹二首 温庭筠(812-870)
轻阴隔翠帏,宿雨泣晴晖。
醉后佳期在,歌馀旧意非。
蝶繁经粉住,蜂重抱香归。
莫惜薰炉夜,因风到舞衣。
水漾晴红压叠波,晓来金粉覆庭莎。
裁成艳思偏应巧,分得春光最数多。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华堂客散帘垂地,想凭阑干敛翠蛾。
菩萨蛮 温庭筠 (812-870)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菩萨蛮 温庭筠 (812-870)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
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菩萨蛮 温庭筠 (812-870)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牡丹四首 薛能(?-880)
一
异色禀陶甄,常疑主者偏。众芳殊不类,一笑独奢妍。
颗折羞含懒,丛虚隐陷园。亚心堆胜被,美色艳于莲。
品格如寒食,精光似少年。种堪收子子,价合易贤贤。
回秀应无妒,奇香称有仙。深阴宜映幕,富贵助开筵。
蜀水争能染,巫山未可怜。数难忘次第,立困恋傍边。
逐日愁风雨,和星祝夜天。且从留尽赏,离此便归田。
二
万朵照初筵,狂游忆少年。晓光如曲水,颜色似西川。
白向庚辛受,朱从造化研。众开成伴侣,相笑极神仙。
见焰宁劳火,闻香不带烟。自高轻月桂,非偶贱池莲。
影接雕盘动,丛遭恶草偏。招欢忧事阻,就卧觉情牵。
四面宜绨锦,当头称管弦。泊来莺定忆,粉扰蝶何颠。
苏息承朝露,滋荣仰霁天。压栏多尽好,敌国贵宜然。
未落须迷醉,因兹任病缠。人谁知极物,空负感麟篇。
三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牋怨别离。
常恐便随巫峡散,何因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欲就栏边安枕席,夜深间共说相思。
四
牡丹愁为牡丹饥,自惜多情欲瘦羸。
浓艳冷香初盖后,好风乾雨正开时。
吟蜂遍坐无间蕊,醉客曾偷有折枝。
京国别来谁占玩,此花光景属吾诗。
牡丹 方干 (?-888)
借问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画屏开。花分浅浅胭脂脸,
叶堕殷殷腻粉腮。红砌不须夸芍药,白苹何用逞重台。
殷勤为报看花客,莫学游蜂日日来。
不逢盛暑不冲寒,种子成丛用法难。醉眼若为抛去得,
狂心更拟折来看。凌霜烈火吹无艳,裛露阴霞晒不干。
莫道娇红怕风雨,经时犹自未凋残。
红白牡丹 吴融(?-930)
不必繁弦不必歌,情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傍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待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和僧咏牡丹 吴融(?-930)
万缘销尽本无心,何事看花恨却深。
都是支郎足情调,堕香残蕊亦成吟。
僧舍白牡丹二首 吴融(?-930)
腻若裁云薄缀霜,春残独自殿群芳。
梅妆向日霏霏暖,纨扇摇风闪闪光。
月魄照来空见影,露华凝后更多香。
天生洁白宜清净,何必殷红映洞房。
侯家万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艳难。
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
虽饶百卉争先发,还在三春向后残。
想得惠林凭此槛,肯将荣落意来看。
牡丹 罗邺(831-896)
落尽春红始见花,花时此屋事豪奢。
买栽池馆恐无地,看到子孙能几家。
门倚长衢攒绣毂,幄笼轻日护香霞。
歌钟对此争欢赏,肯信流年鬓有华。
牡丹花 罗隐(833-909)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解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朝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牡丹 罗隐(833-909)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擅。
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栏杆。
扇上画牡丹 罗隐(833-909)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华严寺 罗隐(833-909)
华严西传转绕坡,每到春时日夕过。
曾向姚家园里醉,牡丹红柴数千窠。
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 罗隐
欲询往事奈无言,六十年来托此根。
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高长对孔融樽。
曾忧世乱阴难合,且喜春残色上存。
莫背阑干便相笑,与君俱受主人恩。
唐代牡丹诗词(下)
牡丹 皮日休 (834-883)
牡丹诗词知多少(唐)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做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白牡丹 韦庄 (836-910)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牡丹 司空图( 837-908)
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牡丹 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 唐彦谦
真宰多情巧思新,固将能事送残春。
为云为雨徒虚语,倾国倾城不在人。
开日绮霞应失色,落时青帝合伤神。
嫦娥婺女曾相送,留下鸦黄作蕊尘。
买残牡丹 鱼玄机(女) (844-868)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 杜荀鹤(846-907)
闲来吟绕牡丹丛,花艳人生事略同。
半雨半风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
开当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
一境别无唯此有,忍教醒坐对支公。
菩萨蛮 牛峤
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钗重髻盘珊,
一枝红牡丹。
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
白牡丹 崔崖
觅得骅骝被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扬州近日无双价,一朵能行白牡丹。
牡丹 李山甫
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知君也解相轻薄,斜倚阑干首重回。
牡丹 郑谷(851-910)..
画堂帘卷张清宴,含香带雾情无限。
春风爱惜未放开,柘枝鼓振红英绽。
街西晚归 郑谷(851-910)
御沟春水绕闲坊,信马归来傍短墙。幽榭名园临紫陌,晚风时带牡丹香。
牡丹 孙鲂
意态天生异,转看看转新。
百花休放艳,三月始为春。
蝶死难离槛,莺狂不避人。
其如豪贵地,清醒复何因。
主人司空后厅牡丹 孙鲂
佳卉挺芳辰,夭容乃绝伦。望开从隔岁,愁过即无春。
体物真英气,余花似庶人。蜂攒知眷恋,鸟语亦殷勤。
况在豪华地,宁同里巷尘。酷怜应丧德,多赏奈怡神。
忌秽栽时土,尝甜折处津。绕行那识倦,围坐岂辞频。
入梦殊巫峡,临池胜洛滨。乐喧丝杂竹,露渍卯连寅。
饮兴尤思满,吟情自合新。怕风惟怯夜,忧雨不经旬。
栏槛为良援,亭台是四邻。虽非能伐性,争免碍还淳。
斗艳何惭蜀,矜繁未让秦。私心期一日,许近看逡巡。
看牡丹二首 孙鲂
莫将红粉比秾华,红粉那堪比此花。
隔院闻香谁不惜,出栏呈艳自应夸。
北方有态须倾国,西子能言亦丧家。
输我一枝和晓露,真珠帘外向人斜。
看花长到牡丹月,万事全忘自不知。
风促乍开方可惜,雨淋将谢可堪悲。
闲年对坐浑成偶,醉后抛眠恐负伊。
也拟便休还改过,迢迢争奈一年期。
题未开牡丹 孙鲂
青苞虽小叶虽疏,贵气高情便有余。
浑未盛时犹若此,算应开日合何如。
寻芳蝶已栖丹槛,衬落苔先染石渠。
无限风光言不得,一心留在暮春初。
主人司空见和《未开牡丹》,辄却奉和 孙鲂
把笔临芳不自怡,首征章句促妖期。
已惊常调言多鄙,遽捧高吟愧可知。
绝代贞名应愈重,千金方笑更难移。
狂歌狂醉犹堪羡,大拙当时是老时。
牡丹落后有作 孙鲂
未发先愁有一朝,如今零落更魂销。
青丛别后无多色, 红线穿来已半焦。
蓄恨绮罗犹眷眷,薄情蜂蝶去飘飘。
明年虽道还期在,争奈凭栏乍寂寥。
有题牡丹上主人司空 孙鲂
一年芳胜一年芳,爱重贤侯意异常。
手辟红房看阔狭, 自张青幄盖馨香。
白疑美玉无多润,紫觉灵芝不是祥。
只恐梦征他日去,又须疑向凤池傍。
残牡丹 李建勋 (873-952)
肠断题诗如执别,芳茵愁更绕阑铺。
风飘金蕊看全落,露滴檀英又暂苏。
失意婕妤妆渐薄,背身妃子病难扶。
回看池馆春休也,又是迢迢看画图。
晚春送牡丹 李建勋
携觞邀客绕朱阑,肠断残春送牡丹。
风雨数来留不得,离披将谢忍重看。
氛氲兰麝香初减,零落云霞色渐干。
借问少年能几许,不许推酒厌杯盘。
牡丹 秦韬玉
拆妖放艳有谁催,疑就仙中旋折来。
图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
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
好是酒阑丝竹罢,倚风含笑向楼台。 .
牡丹花二首 徐夤
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
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
天纵秾华刳鄙吝,春教妖艳毒豪奢。
不随寒令同时放,倍种双松与辟邪。
万万花中第一流,浅霞轻染嫩银瓯。
能狂绮陌千金子,也惑朱门万户侯。
朝日照开携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
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
尚书座上赋牡丹花得轻字韵其花自越中移植 徐夤
流苏凝作瑞华精,仙阁开时丽日晴。
霜月冷销银烛焰,宝瓯圆印彩云英。
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
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
郡庭惜牡丹 徐夤
肠断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积藓下销香蕊尽,晴阳高照露华干。
明年万叶千枝长,倍发芳菲借客看。
以韵和尚书再增牡丹花 徐夤
烂银基地薄红妆,羞杀千花百卉芳。
紫陌昔曾游寺看,朱门今在绕栏望。
龙分夜雨资娇态,天与春风发好香。
多著黄金何处买,轻桡挑过镜湖光。
惜牡丹 徐夤
今日狂风揭锦筵,预愁吹落夕阳天。
闲看红艳只须醉,谩惜黄金岂是贤。
南国好偷夸粉黛,汉宫宜摘赠神仙。
良时虽作莺花主,白马王孙恰少年。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徐夤
蓓蕾抽开素练囊,琼葩薰出白龙香。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雪句岂须征柳絮,粉腮应恨帖梅妆。
槛边几笑东篱菊,冷折金风待降霜。
忆牡丹 徐夤
绿树多和雪霰栽,长安一别十年来。
王侯买得价偏重,桃李落残花始开。
宋玉邻边腮正嫩,文君机上锦初裁。
沧洲春暮空肠断,画看犹将劝酒杯。
忆荐福寺南院 徐夤
忆昔长安落第春,佛宫南院独游频。
灯前不动惟金像,壁上曾题尽古人。
鴂声中双阙雨,牡丹花际六街尘。
啼猿溪上将归去,合问升平诣秉钧。
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 徐夤
帝王城里看,无故亦无新。
忍摘都缘借,移栽未有因。
光阴嫌太促,开落一何频。
羞杀登墙女,饶将解佩人。
蕊堪灵凤啄,香许白龙亲。
素练笼霞晓,红妆带脸春。
莫辞终夕醉,易老少年身。
买取归天上,宁教逐世尘。
看天王院牡丹 王贞白
前年帝里探春时,寺寺名花我尽知。
今日长安已灰烬,忍随南国对芳枝。
白牡丹 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1. 李商隐关于牡丹的诗句
李商隐关于牡丹的诗句 1.唐诗李商隐《牡丹》诗歌鉴赏问题及解析
《牡丹》李商隐唐诗鉴赏作品介绍 《牡丹》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律咏怀诗。
此诗借咏牡丹抒发诗人对意中人的爱慕、相思之情,借绝色艳姝来比拟,以花写人,并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全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
原文牡丹锦帏初卷卫夫人①,绣被犹堆越鄂君②。垂手乱翻雕玉佩③,折腰争舞郁金裙④。
石家蜡烛何曾剪⑤,荀令香炉可待熏⑥。我是梦中传彩笔⑦,欲书花叶寄朝云⑧。
注释①锦帏(wéi):锦帐。卫夫人: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
《典略》载,孔子回到卫国,受到南子接见。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璆然。
②“绣被”句:原典是鄂君举绣被拥越人,此句谓“绣被犹堆越鄂君”,清人马位《秋窗随笔》及桂馥《札朴》已指出其为误用(桂谓当为“楚鄂君”)。此将牡丹喻为绣被拥裹的越人。
或谓越鄂君系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见钱钟书《谈艺录补订》。③“垂手”句:《乐府解题》: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独垂手。
《乐府杂录》谓大垂手、小垂手的舞姿或如惊鸿,或如飞燕。故舞时玉佩乱翻。
④折:一作“招”。折腰争舞:一作“细腰频换。”
《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郁金裙:用郁金草染色的裙。
⑤“石家”句:《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豪侈,“用蜡烛作炊”。蜡烛当柴烧,无须剪芯,故说“何曾剪”。
此状牡丹之色如燃烧的大片烛焰。⑥“荀令”句:荀令即荀彧 ,字文若 ,为侍中,曾守尚书令。
曹操所有军政之事均与他协商,呼之荀令君。此句谓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须熏得。
⑦“我是”句:《南史·江淹传》载,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此自诩有才。
⑧叶:一作“片。”朝云:指巫山神女。
白话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那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那俊秀的越鄂君。
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它光彩四照,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自然温馨,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的那支彩笔,想把清丽词句,题在花片上寄给朝云。
创作背景 这首《牡丹》诗托物咏怀,当为李商隐早期的作品,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确指。赏析 首联是单株牡丹的特写图。
卫夫人指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这里借用《典略》典故,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时的艳丽夺目含羞娇艳。
据《说苑·善说篇》记载,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诗人将牡丹的绿叶想象成鄂君的绣被,将牡丹花想象成绣被覆盖的越人,传神地描绘初开的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鲜艳的风采。
“犹堆”二字刻画花苞初盛时绿叶紧包的形状,与“初卷”相呼应。 颔联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
垂手、折腰都是舞名,亦指舞姿。玉佩指舞女身上佩戴的玉制饰物;郁金裙指郁金草染色的裙。
这两句以舞者翩翩起舞时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的轻盈姿态来作比喻,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的形象。 前两联重在描绘牡丹静中的形态,颈联具体地描写了牡丹的色香。
“石家蜡烛何曾剪”形容牡丹的颜色像燃烧着的大片烛火,却无须修剪烛芯。“何曾剪”西晋石崇豪奢至极,用蜡烛当柴,烛芯自不必剪。
“荀令香炉可待熏”是说牡丹的芳香本自天生,岂待香炉熏烘。据说荀彧到人家,坐处三日香。
旧时衣香皆由香炉熏成,荀令自然身香,所以说“可待熏”。 诗人陶醉于国色天香。
他恍惚梦见了巫山神女,盼望她传授一支生花彩笔,将思慕之情题写在这花叶上,寄给巫山神女。梦中传彩笔,典出《南史·江淹传》,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诗人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
这首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最后诗人突发奇想,欲寄牡丹花叶于巫山神女。
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作者介绍 李商隐(公元813—858年),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
汉族,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成就很高。
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著有《李义山诗集》。
2.关于牡丹的诗句
1、赏牡丹--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2、惜牡丹花二首--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译文: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
暮春时节冷雨萧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再也没有人来关心她寂寞凄凉的处境。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
3、红牡丹--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4、牡丹--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5、思黯南墅赏牡丹--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译文: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有如此倾国倾城的好颜色,上天应该让你晚点开放与诸花争艳。
3.关于描写牡丹花的诗句
描写牡丹花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李正封《牡丹诗》
原文: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译文:
白天牡丹美丽的颜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浓郁的花香以浸满衣衫。
2、唐代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原文: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译文:
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
3、唐代刘禹锡《赏牡丹》
原文: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4、唐代王维《红牡丹》
原文: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译文:
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
5、唐代李商隐《牡丹》
原文: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译文: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6、北宋王溥《咏牡丹》
原文: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译文:
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4.关于牡丹的古诗有哪些
1、《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2、《咏牡丹》
宋代: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译文: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3、《红牡丹》
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4、《牡丹种曲》
唐代: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译文:当莲花枝干还未长出,秦蘅已经衰老,人们赶着马,驮着金子,去买牡丹花苗。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里,培上香泥,浇上水,一夜间,绿色花苞欲放,迎着拂晓。美人们说话带着醉意,花园中轻烟缭绕,傍晚花瓣儿已经披散,蝴蝶也渐渐稀少。
老一代贵族渐渐逝去,但他们的后辈仍穿着罗衣,赏花玩乐合着《蜀国弦》的曲调。夜幕降临,遮花的帷帐渐渐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儿也开始蔫败萎凋。公子哥儿和**们都到哪儿去了,楼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
5、《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代: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译文: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者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
5.关于牡丹花的诗词
已落牡丹
宋·宋祁
世间最有不胜妍,愁对韶华欲暮天。
已被风开又风落,要为人羡即人怜。
清平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6.有关牡丹的古诗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木末:树梢.芙蓉花:指辛夷花.花形和颜色都近似荷花. 唐·王维辛夷坞>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晚发:花开得晚. 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 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篔筜:大竹名.节长而竿高.踯躅:即羊踯躅.杜鹃花科.春季开花.花红**.鲜艳夺目. 唐·韩愈答张十一>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 南朝陈·徐陵侍宴>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芙蓉:荷花. 唐·王维临湖亭>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人>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不著水:不沾水.指荷叶不没于水. 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翠筱:小竹.娟娟:美好貌.净:光洁.雨裛:湿透.红蕖:荷花.冉冉:柔弱貌. 唐·杜甫狂夫>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荷的别名 东风:春风. 唐·高蟾上商侍郎>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宿雨:指荷叶上隔夜的雨水珠.清回:形容荷叶清净圆润.风荷举:晨风吹动着荷叶在水面上舒展开来. 宋·周邦彦苏幕遮>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仙>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西陵:西兴镇.在今浙江萧山.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苑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胭脂雪瘦:形容红中稍透白色的荷花颜色.沉水:沉香.闺房熏用. 走夜光:反射月光的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 金·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牡丹在我国被誉为[国花".[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世界上也负有盛名. 牡丹花.娇艳多姿 .雍容大方.富丽堂皇.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是很自然的.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余首.包括象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诗人在内.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金元明三代.六十余人.九十多首.清代.三十多人.五十余首.近代和当代文人.也写了不少咏牡丹的诗. 唐朝殷文圭诗: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更是动人: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7.和牡丹有关的诗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晚发:花开得晚。
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
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天行健 回答时间 2007-10-08 19:21 其他答案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诗可作为代表。其诗云: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李商隐《牡丹》诗: 绵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捐几枝。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圊,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王建有首:《题所赁宅牡丹花》诗: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焦。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此外还有 : 龙分夜雨姿娇态,夫与春风发好香。 --徐夤《依韵和尚书再赠牡丹花》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徐凝《题开元寺牡丹》 这些夸张地描写和衬托牡丹的容姿。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姚合《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玉帐笙歌留尽日,瑶台伴侣待归天。 --齐已《题南平后园牡丹》 这些是夸张地描写赏花时的情形。
同时在吟咏牡丹时,诗从头还运用了各种巧妙的拟人手法。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温庭筠《牡丹二首之二》 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 --周繇《看牡丹赠段成式》 这些是通过拟人的手法,把牡丹形容成美丽的女子。
还有通过巧妙的拟人手法,同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联系起来,状摹牡丹的美丽。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 娥夜月光 --徐夤《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殷文圭《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扬状头赞图》 宋玉 边腮正嫩,文君机上绵初裁。 --徐夤《忆牡丹》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唐彦谦《牡丹》 白居易的《牡丹芳》其诗云: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刘禹锡也写了一首《和令狐楚公别牡丹》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西就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徐凝有首《牡丹》诗: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