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出海怎么打

新能源汽车出海怎么打

vsprin 2025-04-29 信息快讯 75 次浏览 0个评论

新能源汽车出海怎么打?

新能源汽车出海怎么打

继泰国工厂之后,比亚迪在海外的第二家乘用车工厂即将落地越南。

据越南官媒报道,近期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越南首都河内与越南副总理陈红河会晤,涉及比亚迪在越南造车事项。

比亚迪在越南造车的投资地点选在越南的富寿省,此前比亚迪在富寿市富河工业园区建有电子工厂,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自 2021 5 月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之后,比亚迪正在快速抢占海外市场。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3 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超过 9 万辆,并在多个国家拿下销量冠军。统计网站 Bestselling cars blog 数据显示,自 2022 年 11 月以来,BYD ATTO 3(元 PLUS)连续 6 个月成为以色列全车系车型销量榜首,今年 1-4 月,ATTO 3 在以色列地区累计销售 7229 辆。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4 月汽车销售数据显示,BYD ATTO 3 荣获当月纯电销冠军。此外,在新西兰、泰国等市场上,BYD ATTO 3 也是当之无愧的销售冠军。出色的市场表现,极大的增强了比亚迪开拓海外市场的信心,这才有了其买地建厂、购船运输、积极参加国际车展等一系列的举动。而这样积极的投入,再度增强了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一个持续扩张的正向循环正在形成。从出海战略的角度来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能够在短期实现爆发式增长,并非是时运所致,而是经过数十年,乃至几十年的积累汇聚而成。

自主品牌的出海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两条路线:

一条是合资品牌以中国为根据地向外输出,上汽通用便是典型代表之一;另一条则是国内品牌厚积薄发,先在国内站稳脚跟,然后向外输出,如吉利、长安、比亚迪、奇瑞等。上汽是出口量最大的自主品牌,但主要得益于 MG 名爵(收购英国品牌)打开亚洲、大洋洲市场,在当地具备较高的品牌力。而长城、奇瑞等传统车企则类似于「农村包围城市」的出海路线,先以性价比拿下第三世界国家,积攒足够的实力再陆续向发达国家挺进。相比之下,比亚迪有一套开拓海外市场的商业路径——先主攻 B 端运营车辆,再引入 C 端乘用车。2018 年,比亚迪向新加坡出租车市场投放 e6 纯电动汽车,2022 年开始,比亚迪引入面向私人消费市场的 ATTO 3 车型。

除此之外,包括哥伦比亚、智利、巴西等地区,比亚迪也是早期先通过大巴车、云轨交通商用车积累口碑和商业伙伴,后期再引入 ATTO 3、汉 EV 车型对私销售。在日本地区,比亚迪纯电动大巴车的市占率高达 70%。2022 年,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并一次性亮相了 ATTO 3、海豚和海豹三款车型先 To B,再 To C,比亚迪选择这一路线的原因不难解释:一方面是通过运营车辆示范运行,进行消费者的早期教育、积累口碑;另一方面也能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产品,打造出符合当地人需求的车辆。自 2022 年以来,比亚迪乘用车出海步伐明显加快,接连在澳大利亚、日本、印度、泰国及欧洲等地举办多场新车发布会,并与壳牌等国际能源巨头达成合作,为海外消费者提供充电服务。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比亚迪在国外的乘用车业务几乎都是与本地的知名汽车经销商合作,且门店经销网络也在不断拓展中。亚洲市场:比亚迪计划到 2023 年要建成 70 家门店。大洋洲市场:比亚迪的展示中心共计 19 家,已经覆盖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全域(除海外岛屿)。拉丁美洲市场:比亚迪计划在 2023 年底前拥有 100 家指定经销商。同时,比亚迪的泰国乘用车工厂,预计将于 2024 年开始运营,年产能约 15 万辆,生产的汽车将投放到泰国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从销售网络来看,比亚迪目前主要覆盖亚洲、大洋洲两大地区。但在以欧洲为代表的乘用车市场,比亚迪还缺乏大规模的销量网络、品牌基础。

在销量数据上可以看到,2022 年比亚迪在欧洲销售 4083 辆新车,同比增长 282%,品牌销量排名较 2021 年上升 8 位,排名第 44 名。虽然总体上升势头明显,但绝对销量和排名仍然靠后。欧洲市场是欧系汽车品牌的大本营,当地市场包括大众、奔驰、宝马、菲亚特(意大利)、标志雪铁龙、雷诺(法国)、西雅特(西班牙)、斯柯达(东欧)等品牌积累十分深厚,被当地消费者广泛认可。在销量、供应链体系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表现仍然存在挑战。按照规划,比亚迪乘用车出海采用的是「4+4」战略(4 款 SUV、4 款轿车),其中有 4 款的全球化车型作为出口的主力。

进军国际市场,这是一条鲜花与荆棘并存之路,需要各家车企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比亚迪已经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路。

就如《巴伦周刊》所言:

「在芯片自给和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增长的预期下,比亚迪的国际化路径将成为其估值突破的重要一环,从市场份额、赛道成长性和产业链布局来看,比亚迪具备其他新能源车企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优势。」

希望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优势,能够取得一定的示范效应,让更多的国产新能源品牌走出国门,找到属于自己的全新增长点。

即将于近期上市的比亚迪汉从去年确定了市场投放节点开始就不断引起网络热议, 并在宣布预售之后的20多天时间内取得了超过15000台的预售总量,而汉的展车也已陆续出现在各地终端4S店内,目测还会在线下继续赢取消费者好感。

这样一款未上市却先火起来的新车之所以在官方口径中被称之为战略车型,其规划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09年,是彼时「王朝系列」中最早的三款车型之一。而在后续的信息曝光中,汉对标的产品也一直是特斯拉Model S这类高端新能源车型,所以无论是实际的产品定位,还是在预热阶段输出给到消费者的印象,「高端」都是在有关汉的讨论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汇。

汉的外观设计仍然由前奥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操刀,比亚迪这一轮产品普遍以Dragon Facel作为颜值卖点,汉自然也延续了这一家族化设计理念,不过在此基础上升级为「EV Dragon Face」,使用了表明新能源身份的封闭式前格栅,整个车头显得宽阔且下压,营造出了一种低趴和富有攻击性的态势。

车身侧面算是汉最耐看的部分,虽然Coupe化线条现在已经是大多数轿车的主流造型方案,但想要做出惊艳的视觉效果,还是需要硬尺寸来作为支撑,而汉的车身长度接近5米(4980mm),轴距也超过2.9米(2920mm),有足够的空间让特征线表现得更为修长和流畅。

并且汉在C柱部位设置了一个类似龙鳞的银色装饰,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不仅让车辆后部减轻了厚重的观感,同时也和车身配色略微形成了一个撞色效果,在层次感和高级感方面都更进一步。

新能源车型为了提升续航里程,普遍都很在意风阻系数,而汉的风阻系数达到了0.233cd,属于相当优秀的水准。在诸多细节上,其实也看得到努力优化风阻的设计,比如水滴后视镜、隐藏式门把手以及带有纯平护板的底盘等。

优化风阻的理念同样延续到了车尾的造型上,和线条圆润的车头相比,一个明显感觉是汉的尾部线条突然变得硬朗方正了许多,其主要诉求是当气流到达车尾可以迅速远离车身。而尾部灯组同样采用了熟悉的龙爪设计元素,点亮后有着犀利的视觉效果。

因为我们所拍摄的这辆汉还处于试装车阶段,因此并没有拍摄更多的局部细节,结合之前公布的官图来看。汉的内饰由于出自前奔驰内饰设计师之手,在面板材质和中央通道等处理细节上都找到不少于奔驰的影子,其质感也十分对得起20多万的售价。

汉内饰官图

全车座椅采用了Nappa真皮材质,车内木质的原材料也都全部用欧洲天然真木打造而成,铝质饰条都采用真铝材质,充分考虑过中国消费者对于豪华感的追求。

液晶显示屏是目前提升 科技 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全液晶仪表盘自然不会缺席,同时汉也配备了内置DiLink3.0车载系统的可旋转式中控屏,并在后排中央扶手也设置了一块大屏,可调节后排座椅的按摩和通风加热等功能。

在 科技 配置上,汉搭载了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套系统由DiTrainer和DiDAS组成,其中DiTrainer能够学习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对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驾驶水平做出预判,通过提醒、干预等方式,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安全的驾驶辅助。另外DiDAS包含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车道保持系统等功能。

结合汉此前公布的23-28万元的预售价区间来看,不少消费者很自然会联想到目前新能源轿车中热度比较高的特斯拉Model 3和小鹏P7,但和两款潜在竞品相比,汉EV版本搭载的是76.9kWh的刀片电池,并非特斯拉和小鹏目前所使用的三元锂电池。

关于刀片电池的优势,早前已经被多家专业评测机构分析过,它在热稳定性方面要高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但延续了磷酸铁锂材质在寿命上的优势,可以做到循环充放电3000次以上,实现超过12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

当然除了EV版之外,汉还提供了DM版本可选。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汉在早期其实是规划了燃油,DM和EV三款车型,但考虑到传统燃油高端车市场对中国品牌并不友好,最终官方决定不推出燃油车产品线。

高性能不仅仅体现在3.9秒的加速层面,汉还配备比亚迪和博世合作开发的“IPB智能集成制动系统”,在搭配原厂装车轮胎的情况下,其百公里刹车距离仅有32.8米。

小结:

尽管没有进行动态方面的测试,不过通过对汉静态层面的感知和体验,它基本上符合绝大多数国内消费者对一辆国产高端豪华轿车的预期。而且作为肩负比亚迪品牌向上使命的车型,我们可以在汉的产品力呈现上清楚地看到比亚迪的思路——过去十多年时间里,本土品牌多次在燃油车领域尝试冲击定位和价位和天花板,但大多数因为技术积淀不足而遭遇了来自市场的阻力,失意而归者要远多于成功者,但从燃油车领域切换到新能源领域又是另一番光景,比亚迪选择通过刀片电池等技术优势来构建起竞争壁垒,未来冲击高端之路也许会顺畅许多。

撰文|佘牟

|买车问问

编辑|白术

审校|兰青青

转载请注明来自春天网,本文标题:《新能源汽车出海怎么打》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