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博士说车:如何正确选购二

查博士说车:如何正确选购二

vsprin 2025-04-20 信息快讯 92 次浏览 0个评论

都说如今的货运市场行情不景气,城里的人不仅想出去,还会劝城外的人别进来。但放长远看,公路货运作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主动脉,承担着生产生活物资流通的重要职能,这个行业不会没落,也不可能没落,这座城会越来越加壮大。

查博士说车:如何正确选购二

只不过受现有环境影响,入行还不适合投入太大成本,于是不少新老卡友在购/换车时,便会把目光投向二手车。然而二手车不同于新车,其中学问颇多,就来讲讲,购买二手卡车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1)提前了解自己所在地的车辆迁入标准

这一点主要针对异地购车和车辆为外地牌的情况,由于现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国六实施后,不少地区已经不再接收异地国五车辆迁入了。因此建议卡友们要提前了解所在地/落户地的车辆迁入标准,以免白费功夫。

(2)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目前我国的二手汽车销售渠道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多以车贩子、小型车行、二手车市场或二手车平台为主,且水都很深,稍不留心就会上当。

因此选择正规的渠道购车是成功的第一步,最好是有营业执照、明确收费标准,同时能提供检测、过户、售后等服务的。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没问题,但至少有较好的保障,后顾之忧少一些。

(3)选对品牌很关键

买二手车也不是哪个便宜就买哪个,相对来说,选择主流品牌、主流车型会更好些。一是保值率高,之后如果想转手也不会太亏;二是质量比较有保障,毛病少,后期维修方便,配件好找也便宜,能帮助减少一定的养车成本。

(4)了解车辆来历

选到心仪车型后,可以向车行老板咨询:这车之前是拉什么货的?常跑哪些路况?车主从哪买的?什么时候买的?为什么要卖掉?通过一些问题来了解车辆来历,一定得是合法的,价格低于正常市场价的一定有猫腻,有是事故车、大修车的可能。

(5)仔细检查车况

车况检查是购买二手车时的重中之重了,毕竟我们买回去是要用来赚钱的,不是摆设的。大到发动机、变速箱、后桥、底盘,小到车窗、车灯、空调、储物柜等的每一个按钮开关,细节都不能放过,车行老板/车主允许的话,开上路试驾一下是最好不过了。

(6)仔细检查车辆手续

这是最容易被疏忽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做手脚的地方。粗心大意使不得,一定要核对发动机号、车架号、车牌号、车辆尺寸、总质量、出厂/上牌时间、使用性质等信息,以及确认车辆的保险费用、违章罚款是否交齐,有无按时年检。漏一项,今后可能就得用钱包来弥补。

(7)一定要签订正规合同

确定车况和手续没问题后,就到了签订合同这一步了,注意一定得是正规的二手车购车合同,白纸黑字写明双方需求,除基本信息外,还需重点确认定金、过户时间、过户内容等信息。有合同在手,也好预防卖方耍无赖。

(8)不要随意交定金

一切涉及到金钱的事,都得谨慎再谨慎。正常来说,定金是在签订合同后才需交付的,正规企业都应如此。有的会以“这款车抢手”、“限时优惠”等为由要求你提前交付定金,这些都属于是骗子行为,卡友们要注意提防。

二手车相比新车,前期的成本投入能更少些,但相对的,也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毕竟二手车市场猫腻较多,“踩坑”、“被套路”、“被骗”的事例层出不穷,想要选到一辆好的合适的二手车,前期的准备很重要。

如今排放升级的时间越来越紧凑,车辆使用年限不如之前那么长,用户对二手车的接受度也渐渐提升了,二手车市场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而据了解,二手车的行情其实也是受整个货运市场行情波动的,运费下降、新车滞销,二手车的价格也会跟着下降,市场遇冷,尤其是在这疫情反反复复的2022年

日系车跌下神坛?本田2月销量跌幅30%,6连跌后降价自救

会的,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阻碍他们迈入新能源市场原因很多,其中就包括保值率。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成熟,其保值率目前不如燃油车已是业内共识。中国新能源市场目前尚属于政策驱动型,补贴的大幅退坡直接影响了新能源市场的销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保值率报告中指出,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低导致渠道受限,继而导致残值率低。由于电池换代技术较快、评估体系不完善且价格易受政策影响等原因,新能源二手车几乎被车商们看作“烫手山芋”,交易量自然受到影响。

中国汽车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此前在分析新能源市场增速放缓时就指出,“一方面是政策原因,补贴退坡导致消费者将购买力集中在前几个月,部分车型出现涨价的情况,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另一方面,当下处于国五国六的切换期,为清库存,车企和经销商对国五车型进行促销,国五车型价格走低,部分想要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转而购买国五车型。”

能源车市场将成未来销售主力,新创车企开始发力,传统车企也纷纷转型,推出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型。年初,中汽协预测今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为160万辆,很多人还认为太保守了。如今看来,160万辆已经成为不可完成的任务,中汽协也将预期调整为150万辆。

但也有看衰者。今年年初,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就曾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仍以政策驱动为主,市场驱动力不够强。“到2020年购置补贴取消后,若无其他政策跟进,由于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大幅上涨,很可能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40%左右的‘断崖式’下滑,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受到的冲击更大,市场份额可能下滑 50%左右。”

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全面爆发和造车新势力们的崛起,加上国产车巨大的进步,让很多合资车市场开始遇冷。已经半死不活的标致和雪铁龙为代表的法系车,也就是刷刷存在感了。韩系车虽然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色,但在中国市场真的卖不动了。通用、福特等美系车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尽管多年来靠着终端巨大优惠,但下滑幅度甚至比德芙还纵享丝滑。

那在国内市场上吃香的德系车和日系车怎么样呢?首先来说以大众为代表的德系车,虽然这几年南北大众一直在更新产品矩阵,不断推新,但事实是各自细分市场的明星产品持续下滑,进而带动品牌持续低迷。帕萨特、途观、探岳等下滑明显,而桑塔纳、捷达、宝来等曾叱咤一时的真香系车型,同样下滑明显。

真香系的日系车怎样呢?很多国人至少在买车时不那么执着于某一个品牌了。日产的大幅下滑让其持续低迷,虽然此前有几款明星产品,但随着奇骏的“作死”,逍客、天籁等明星车也出现了大幅下滑,仅靠轩逸一款车过日子的日产目前在国内同样岌岌可危。

不仅是日产,丰田本田等日系车在国内同样不好过。以本田为例,虽然它也在国内一直都是神车的存在,但如今的本田早已不能独善其身,在华市场已经出现了连续6个月的下跌。难怪不少网友惊呼:日系车真不好卖了。

根据本田中国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本田中国终端汽车销量138,332辆,同比下滑45.2%,整个本田中国两个月销量还不如比亚迪单月销量。其中1月销量64,193辆,同比下滑56.2%,2月销量74,142辆,同比下滑30.1%。1-2月份广汽本田终端汽车销量76,113辆,同比下降41.9%,其中2月销量35,829辆,同比下滑30.0%,环比下降11.1%;东风本田前两个月终端汽车销量62,219辆,同比下滑48.8%,其中2月份销量38,313辆,同比下滑30.2%,环比增长60.2%。相比而言,2月份东风本田较广汽本田还有一定提升。

虽然前两个月受到春节假期影响,但本田中国在华市场的销量下滑依然出人意料,要知道随着1月份结束,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回弹,而比亚迪等中国品牌更是未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终端销量火爆。

本田中国的销量持续下滑也是日系车在华持续低迷的缩影,以南北丰田为代表的丰田中国同样下滑明显,甚至连以往加价提车的雷克萨斯,通过终端优惠都未能止住下滑颓势。根据此前乘联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日系车市场份额已跌至16.6%,这也能看出日系车整体在华的低迷和挣扎。

对于日系车集体低迷和“遇冷”,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日系车销量下滑与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有关。燃油车市场的萎缩和新能源市场的全面爆发,让造车新势力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快速抢占市场,让以传统燃油为代表的的日系车、德系车等合资品牌,由强转弱。日系车在新能源的弱势也让其市场份额持续减少。

诚然,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都有各自细分市场的明星产品,如东风本田的CR-V、思域、XR-V,广汽本田的雅阁、皓影、缤智等产品,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车全面爆发,本田的多款产品优势不再,皓影早已跌出前十,XR-V和缤智在小型SUV市场优势全无。改款后的缤智也被网友们集体吐槽:丑到爆,如此不接地气的产品设计,估计广汽本田自己都会觉得尴尬。

大众都全面开启了电气化,但丰田本田在内的日系品牌,却一直主打混动战略,虽然在国产新能源全面爆发前,日系混动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但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全面爆发,日系车的电气化转型依然犹豫不决。直到去年,本田首款电动车极湃才迎来上市,e:NS1和e:NP1 极湃1全年销量仅有5180辆和3608辆,两款车一年销量也仅有不足万辆,目前来看,效果不佳。

混动方面,随着自主品牌混动车型的崛起,日系车优势也不再明显,比亚迪秦PLUS DM-i、帝豪L雷神Hi.P等的持续热销,让日系车在混动市场不再那么香了。

不仅如此,在产品品质方面也非常堪忧,根据国内知名投诉网站车质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包含飞度、锋范、皓影、缤智、凌派、冠道在内的多款本田系产品持续被车主投诉,投诉问题包含了发动机、转向系统异响、制动系统异响、涡轮增压器故障、车身生锈、机油增多、机油乳化、变速器顿挫、车轮异响以及售后服务不兑现等多种投诉问题,销量下滑,产品质量问题增多,让日系车屋漏偏逢连夜雨。

新能源市场的冲击、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也让德系、美系等品牌通过降价来应对,甚至特斯拉都出现降价狂潮,不出意外,本田也将会通过大幅降价来维系市场份额,但这样的降价可能是把双刃剑。降价会直接导致二手车保值率,进而直接影响品牌良性发展。

日前,东风本田已经在湖北当地开启了终端优惠和补贴政策,一款车动辄几万的优惠着实诱人,全系车型至高甚至有超过6万元的购车补贴,这样的“自救”能否对品牌销量起到提振作用,也许只有时间和市场来验证了。

本文由车市特评/李特儿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本文作者北雁,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特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转载请注明来自春天网,本文标题:《查博士说车:如何正确选购二》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