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把一台电动自行车、露营房车、电动船结合在一起,会造出什么样的产物呢?
来自拉脱维亚的BeTRITON公司就创造了一个有着上述特质的奇葩交通工具——Z-Triton。
从归类上来讲,Z-Triton应该算是一款电动旅行车,但要明确的是,Z-Triton不是为越野旅行设计的,至少不是为高速旅行设计的。
毕竟该车所搭载的锂离子电池组并不大,在纯电模式下只能支持最远50公里陆地续航或20公里的水上续航。
然而,你能在这50公里内做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这也是这款奇葩旅行车对某些电动露营者会产生吸引力的原因。
Z-Triton2.0版
Z-Triton1.0版
Z-Triton仅提供两人乘坐,目前上市销售的是它的2.0版本,相比两年前的初代产品,新车在整体尺寸以及细节上都有了优化调整。
首先,Z-Triton2.0的车头配置了一个稍大的前轮和一个座椅供一名骑行者驾驶,且骑行座椅的高度可以调节。与一代车型相比,新车的前轮尺寸虽然稍小但却有着更高的底盘,后悬挂提供的舒适表现也更好,这样的设计也确保了驾驶者可以骑着它进行小幅度的越野冒险。
在陆地模式下,Z-Triton2.0由一台1000W的八方极速电动自行车中驱电机提供动力(在内部7齿轮轮毂的帮助下),骑行者只需要稍微踩下踏板,就能驱动这台200公斤重的电动旅行车,并保持最高25km/h的车速,这也是欧洲大部分地区电动自行车的最高合法限速。不过该车的电池组仅支持50公里的陆地续航。
为了必要的安全保障,这台电动旅行车在两个24英寸后轮上配备了制动性能更好的液压盘式制动器,它还为后面的乘客座位配备了一条安全带,以保障其乘坐安全。
从自行车模式转化到游船模式只需要5分钟,这个过渡过程包括将前轮折叠升起,抬起后轮并展开两侧的充气浮动稳定器,以及从舱内释放牵引电机。需要指出的是,在游船模式下,它的动力是由另一台电机提供的,该电机拥有1150W的功率。
Z-Triton2.0配备有伸缩船桨
在水上,Z-Triton2.0的最高时速仅为陆上的1/5,也就是5km/h,除此以外它的纯电续航也不到陆上的一半,仅有20公里。
值得欣慰的是,不像电动旅行车如果耗尽燃料你只能打电话等待救援拖车,由于Z-Triton2.0配备了伸缩船桨,就像其他普通船只一样,你完全可以手动划船靠岸,再找插座补能。
接下来就是它最大的魅力部分了。经过新的调整后,这台电动露营车有着约3900/1450/1720mm的三围尺寸,虽然与一般的房车比起来显得有点狭窄,但它仍然设计了足够容纳两人的生活空间,居住空间配备了“一个折叠厨房桌、USB充电口、阅读灯、GPS、行李储物柜、杯托和蓝牙音响系统”,来保证必要的居住舒适性。
它甚至还设计了一个1x2米的睡眠空间,方便两人在湖中休息或野外露营。驻船休息时,你可以把舱内的方向盘拆卸下来,给船舱内腾出额外的睡眠和机动空间。
考虑到夜晚在湖中休息会更加潮湿阴冷,制造商也在想办法为睡眠区增加额外的加热功能。但现在,旅行者还只能依靠拥抱和羊毛衣服来保暖。
在用电方面,旅行车的车顶配备有100W的集成太阳能板,尽管它的尺寸不够大,没法在一天之内为Z-Triton2.0的电池组完全充能,但给车内的音响、阅读灯、USB等小件补充电量是足够的。
当然它也能作为备用的能源补充方案,只不过充电速度会非常缓慢,如果你坚持要靠太阳能来恢复电量,可能得在湖上呆好几天。
如果想连续使用该车,最好的办法仍然是晚上把Z-Triton2.0开上岸,老老实实去找一个220V的家用插座或延长线充电给它充电,这样你就能在第二天早上收获一个完全满电的旅行车了。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Z-Triton2.0是由电力或人力(水中)驱动,完全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其实它在制造方面也是一样的。
该车的车身是由有机玻璃纤维和聚酯组成,而这些材料都是来自于回收再利用的PET瓶。它甚至还包括一大块3D打印成型的生物塑料,所以它的整个生活空间也算是完全符合了当下大环境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为了“标榜”Z-Triton2.0的环保主义者身份,BeTRITON公司还特地在车顶设置了一个花盆,这样旅行者就可以带上自己栽种的花花草草一起出行,让它们成为旅途中最独特、也最有趣的绿色风景线。
最后说两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首先驾驶Z-Triton2.0不需要任何特殊驾照,至少在欧洲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台电动自行车来骑,它是可以合法上路的,而且驾驶起来也没有什么上手难度。
根据你的心情,你可以在湖中、高速公路和自行车道上使用它,但要注意电池的续航。电动旅行车的净重约为200公斤,包括乘客行李在内,它还可以承受额外200公斤的负重。这意味着,当你乘坐这款三合一电动车旅行时,只需要多带一个人和你们的行李。
然后是价格问题,由于Z-Triton2.0对原型车进行了新改进,它的价格也有所提升。该车的单车售价约为14500欧元(约合人民币10.3万元),如果加上额外的DIY套装要再多花4500欧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
这个定价让它成了市场中最昂贵电动三轮车之一,但也是最便宜的电动露营车之一。BeTRITON计划在2022年底前后完成欧洲用户的交付,而美国用户要等到2023年,如果它受到更多房车旅行者的欢迎,也会考虑出口到更多国家。
总的来说,Z-Triton2.0是一台舒适休闲的三合一车辆,对那些想用房车旅行给生活找点乐趣的人还是蛮划算的,毕竟只用花上十几万块钱,你就能同时享有水上与陆上两种 探索 自然的方式,很美妙不是么~iDailycar
最近一直在了解新能源房车,其实就是吉利的RE500底盘房车。目前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在B站看到了小花哥的视频。文字归纳出来分享给大家。
小花哥对RE500是持否定观点的。认为RE500并不是一款专用的房车底盘,不适宜做房车底盘。关于这点我同意,也不完全同意。同意是因为,确实,这款底盘的设计初衷是城市物流。但因为其增程式、轻卡的特点被房车玩家们看中了,所以在房车界反而更火了。不同意是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继续观察它的发展。也许,慢慢的,它就进化为一款成熟的房车底盘了。
当然,小花哥在视频中也对增程式的概念表示认可,这确实是房车发展的一个方向。
除了小花哥提出的问题,我自己也对RE500进行了思考。从一开始的推荐转入一个相对中性,理性的态度。
首先,增程式最大的优点无非就是电量充足。但其实房车大电量也有其他的解决方案。现在就有厂商再推48V电力系统。48V 200AH锂电,存8 10度电,6 8KW逆变器,1000W太阳能充电。所以增程式并不是无可替代的。
其次,经济性。新能源车其中的一个卖点就是各种优惠。免指标,免购置税,补贴,省装太阳能。但是从一个更长的周期来看确实更经济了吗?第一,电动车多了一次油电的转换。一般情况下在两个条件下才会更经济。1、长时间怠速运行。2、及时充电。但从电池保护的角度,锂电又应该是浅充浅放的,不能充满或过充。第二,汽油。使用汽油显然是比柴油贵的。若平均每天跑200公里,每100公里贵20到30元。一天是50~60元,一年是18250。这笔账长期算下来可不少。再有,汽油发电的成本是更高的。太阳能系统一次投入后基本就是免费了。第三,维修保养。更复杂的,一体式的系统故障必然更多,维修也更贵。不像传统动力汽车,新能源车一代的周期都没完成,究竟能有多大保障,说实在大家都没底。
后记
新能源底盘能走多远还有待观察。但一些厂商的努力我觉得还是值得认可的。例如法美瑞多RE500得不断改良,今年有推出了“头号玩家”的新款。新款增加定速巡航,可以双拓定制。定速巡航值得点赞,但双拓的载重问题值得探究。
另外在今年,法美瑞也推出了传统燃油动力的“海角七号”。从这里看出,市场上轻卡房车确实更流行了。除新能源外,不断的有新车和新方案推出。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