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腐病又叫霉菌病、菌被病,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树状指孢霉。该病菌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旺盛且气生菌丝发达。病菌孢子在46~50℃下经过30分钟失去生命力。
(1)为害症状 播种后感染菌丝生长受阻,出菇推迟或不出菇,以及子实体软腐等症状。发病初期,菇床培养料或覆土表面出现分散的白色蛛网状菌斑,很快便扩展成浓密的白色菌丝层,菌丝层可达1~2厘米厚,使蘑菇不出菇或只出零星菇。子实体生长受侵染后,菌柄和菌褶长出一厚层白色棉絮状菌丝,出现淡褐色水渍状软腐,子实体呈污黄白色,用手稍触即倒,发病严重时,整个子实体为病菌的菌丝包围,呈淡褐色软腐症状。
(2)侵染途径及发病条件 该病菌属弱性寄生菌,喜欢潮湿和多有机质的环境,在高温高湿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条件下生长迅速,特别在塑料薄膜覆盖下的菇床,更有利病害发生和流行。病菌孢子可随空气传播。据调查,凡是利用蔬菜苗床地或塑料大棚栽培蘑菇,均易发生此病。
(3)防治方法①利用蔬菜苗床地或肥沃菜园地栽培食用菌时,整畦后铺料前,在畦面撒25%多菌灵或65%代森锌粉剂,进行栽培场地药物处理,防止土壤中的病菌传播到培养料。
②培养料药剂处理:用干料重0.2%的25%多菌灵拌料。蘑菇培养料可在第一次翻堆时拌进多菌灵,或进房后进行后发酵处理。
③发病初期及时用5%甲醛液处理霉菌,并及时清除染病子实体。
④覆土(土粒)用甲醛熏蒸杀菌,或用70℃热蒸气处理30分钟。
牙膏是由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香料、甜味剂及其它特殊成分构成的。
1、摩擦剂
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有:
①碳酸钙(CaCO3):碳酸钙有重质和轻质两种,重质碳酸钙是将岩石中的石灰岩和方解石粉碎、研磨、精制而成。轻质碳酸钙是将钙盐溶于盐酸中,再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钙沉淀。轻质碳酸钙颗粒细,比重轻,可用于牙膏。
②磷酸氢钙(磷酸氢钙二水盐CaHPO4·2H2O和磷酸氢钙无水盐CaHPO4):磷酸氢钙分为二分子水的二水盐和无水盐两种。二水盐和其他成分有良好的混合性,但由于无水盐硬度高,摩擦力强,因此在特制除烟迹的牙膏中,可在二水盐中混入5%~10%无水盐。
③焦磷酸钙(Ca2P2O7):焦磷酸钙是将磷酸氢钙高温处理而得到的。由于它不和含氟化合物发生反应,故可用作含氟牙膏的基料。
④水合硅酸(SiO2·nH2O):水合硅酸是非常细的白色微粒,可用于透明牙膏中。另外,由于其比容大,可作牙膏的增量剂和增粘剂使用。
⑤氢氧化铝[A1(OH)3]:氢氧化铝的颗粒较粗,但不会损伤珐琅质,且能增加牙膏的光亮度,并具有优良的洁齿力。
2、湿润剂
湿润剂可防止牙膏在软管中固化变硬,并使膏体具有光泽等效能。用于牙膏中的湿润剂有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多种。
3、表面活性剂
为清洗口腔中的污垢,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中性洗涤剂——月桂醇磺酸钠。能快速发泡,既能发泡沫,又能清洗口腔中的污垢。牙膏用的表面活性剂纯度要求很高,不能有异味,一般用量为2%。
4、粘合剂
为使牙膏中配料分散均匀,可使用粘合剂,如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盐)及其衍生物、角叉菜、海藻酸钠等多种物质。
5、香料
牙膏用香料主要是薄荷,它是赋予牙膏凉爽感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成分。薄荷类又分为薄荷醇(薄荷脑)、薄荷油、薄荷等多种物质,以及由其派生出来的香料。此外,还可使用水果类香精,如柑橘类香料等,但作为牙膏香料来说是有严格限制的。
6、甜味剂
为改善牙膏的口感,牙膏中加了少量糖精。由于用作湿润剂的甘油等也具有甜味,故糖精的配用量一般为o.01%~o.1%。也可用木糖醇做甜味剂。
7、其他特殊成分
为了防治口腔疾病,有的牙膏中还加入了一些特殊成分:①为除去口臭常在牙膏中加入双氧代苯基二胍基己烷和柏醇等杀菌剂,铜叶绿酸对防止口臭亦有一定功效。②防治龋齿可加入氟化合物,既能抑制口腔中残留物发酵,又使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强化。从安全性来考虑,牙膏中氟含量规定在1ooo微克以下。在钦用含氟天然水的人群中,龋齿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饮用含氟量高的水,牙齿表面会形成白浊状(斑状齿),反而使齿质变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