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税开征对汽车销量影响不大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4日
在千呼万唤14年后,备受汽车行业内外高度关注的燃油税终于要“临产”了。昨天(20日),来自发改委官方的消息称,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部等部门已经近日联合召开了座谈会,就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适当降低成品油价格,同步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撤销政府还贷二级以下公路收费站点,实施燃油税费改革等问题,听取地方政府和价格、财政、交通部门意见。而此前两天,同样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韩文科所长更是向媒体吹风,“中国政府将马上开始征收燃油附加税,并且具体方案早已上报。”
种种迹象表明,这次燃油税不再会是“择机”,而且已经进入了政府的实际操作层面。对于这一消息,目前业内外也是叫好声一片。其中,来自新浪汽车网的调查可以佐证。在该网站挂出的“你是否赞成征收燃油税?”调查中,短短8小时就有22060位参与者投了赞成票,占总投票数的74.04%。真可谓是民心所向!
但是新政无论在任何时候都难免会有利益受害者,有部分业内人士也在开始担心:在车市下滑,市场萎靡的情况下,燃油税此次出台将会对汽车行业不利,甚至不少危言耸听者还认为“会雪上加霜”。但笔者却认为,燃油税开征对汽车行业的销量影响并不大。
不过这里首先要说明的两个概念是,这里的“影响并不大”是指的销售总量影响不大,而不是单个品牌或者单个区域车型的影响。第二是,这个影响不是完全把燃油税完全“真空包装”起来讨论,而是在养路费、过路费、过桥费、运输管理费等诸多交通费用的真实现状中的综合考虑。
而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其首个原因是,燃油税主要是在使用环节征收的税费,因此它的影响不会像消费税那样直接和明显。众所周知,政府用车因为所有费用全部由国家掏钱,因此燃油税涨跌并不会真正影响他们的使用。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买车需求的人还是存在,况且很多消费者对于用多用少的“一刀切”费用本身就很不满(新浪汽车的调查结果有说明)。
其次,政府出台燃油税的目的虽然是为了有利于 “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但在经济疲软消费萎靡的情况下,他们绝对不会贸然的去牺牲人们的汽车消费。而要实现两者统一,最后的做法就是把燃油税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根据上述发改委的表态,目前燃油税改革可能会跟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联动推进。目前汽油零售基准价是6980元,柴油6520元。若如传言所称的下调成品油价,汽油每吨降价1000-1500元,柴油每吨降价800-1200元,以分别下调最大幅度1500元和1200元计算,汽油柴油零售价为5480元和5320元。据接近中央决策层的人士透露,初步制定的燃油税税率有望在30%-50%之间。如果按开征30%燃油税算,那么则是汽油、柴油价约为6885元和6684元(考虑了17%的增值税),变化不大只是小幅提高。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是“燃油税究竟该替代哪些地方收费项目?”改革方案曾一度提出,要以海南经验为基础,将养路费、过路费、过桥费、运输管理费等诸多交通费用全部纳入其中。而且发改委“同步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撤销政府还贷二级以下公路收费站点”的声音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目前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还存在许多博弈,但海南省实施燃油附加费早已经推行,按照中国政府“先试验,后推广”的策略,只要狠下决心,这些也不是什么问题。
比亚迪作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确实受到了国家的扶持。这种扶持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也反映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多个方面。
一、政策扶持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相关企业。比亚迪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自然成为了这些政策的重要受益者。政府通过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等措施,为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资金支持
除了政策扶持外,国家还通过财政补贴、专项资金等方式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的研发创新、技术改造、市场推广等方面,帮助比亚迪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三、税收优惠
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消费税等给予减免,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不仅刺激了市场需求,也为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
此外,国家还通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式,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受到了国家在政策、资金、税收等多个方面的扶持。这些扶持措施不仅为比亚迪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推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比亚迪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第四条规定:
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国际合作,以开放合作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
第一条规定: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