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消费者拒绝咱们自主品牌的理由,不是价格、不是设计、也不是配置,而是那句扎心的“三大件不行”。尤其是发动机,受制于发展时间以及技术积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众多的国内厂商只能无奈去采购早已上了年纪的三菱4G系列发动机,美其名曰的稳定与可靠却是以不起眼的动力参数和高出同级的油耗作为代价,久而久之只能被消费者所抛弃。在此期间,痛定思痛的中国品牌正努力的进行着自主研发,而那些偏安一隅的品牌已然走向没落。而到了2020年,马太效应愈加明显,位于头部的中国品牌都拿出了“像样”的作品,并实现了大规模装车,它们论技术不输合资,参数亦然,本篇文章就带大家盘点四款高动力参数的自主1.5T,看看它们都有哪些亮点。
作为参照,合资这边我们就以讴歌CDX上的高功1.5T发动机为标准,其拥有182马力的最大输出功率、240牛·米的峰值扭矩,并且最大扭矩覆盖1900至5000的转速区间。除了峰值扭矩如今来看有些羸弱之外(是为了换取更宽泛的最大扭矩区间),其余两项都是业内顶级的存在。想要赢它,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吉利1.5T发动机JLH-3G15TD
与沃尔沃Drive-E同源的吉利JLH-3G15TD?1.5T是国内最早一批实现模块化生产的发动机。其以单缸0.5升作为基础模块,目前已实现了三缸1.5T、四缸2.0T两种机型的量产。
从参数上看,吉利这台1.5T表现十分不错,低功版本最大输出功率177匹,峰值扭矩255牛·米,峰值扭矩输出区间1500-4000转;而高功版最大输出功率180匹,峰值扭矩265牛·米,峰值扭矩输出平台同样为1500-4000转。和CDX上的1.5T相比,马力和扭矩参数不分伯仲,最大扭矩平台起始点更低,但不及其宽泛,总体来说处于同一水准。
而在硬件层面,这台发动机早已为电气化做好了准备,可兼容48V轻混和插混模块,并且还集成了例如顶置缸内直喷、小惯量涡轮、可变气门正时、集成式缸盖等时下主流技术。目前装车的代表车型有领克02、03以及吉利星越、博越、豪越、缤越等。
长安1.5T蓝鲸发动机NE15T
注重研发的长安这几年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除了在智能驾驶和车机系统方面突飞猛进之外,自家金字招牌“蓝鲸”系列发动机再添一位强力选手-NE15T。其由长安英国研发中心带头设计,同样是模块化的设计,今年已实现大规模装车。
参数方面,NE15T最大输出功率180匹,峰值扭矩300牛·米,峰值扭矩转速区间1250-3500转。它的亮点在于拥有比肩合资低功2.0T的最大扭矩参数,以及超低最大扭矩起始转速,这意味着车辆能在城市路况下获得极为轻快的驾驶体验,但弊端也很明显,动力来得快,去的也快,后段加速稍显乏力,实际给我的体验也是如此。不过瑕不掩瑜,作为一款主要为城市SUV提供动力的发动机,这样的调校并无不妥。
硬件层面,它也应用了目前产业链的最新技术,例如35Mpa高压喷油嘴,可变排量机油泵、双涡管涡轮增压器,集成式气缸盖等,使得它的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0%,在涡轮增压发动机领域内实属不易。强大的硬件支持也让这台发动机满足了最为严苛的国六B排放要求,并且在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百公里油耗仅为6L左右。
目前,搭载这台发动机的有最近十分火热的UNI-T以及2021款CS55?PLUS,两款车都是长安旗下的明星车型,前者讲求个性与时尚,后者则更加偏向于实用,选谁全凭自己喜好。
长城1.5T发动机GW4B15
作为国内SUV领域的龙头,长城也是我国最早独立研发1.5T发动机的车企之一,目前装车的1.5T为第二代产品,最大输出功率169马力,峰值扭矩285牛·米,峰值扭矩转速区间1400-3000转,和上述两款发动机相比,功率及峰值扭矩平台参数稍显平庸,好在有着较大的扭矩输出。
另外,这台1.5T技术还应用了可变气门正时/升程、集成式缸盖、低惯量涡轮、缸内直喷等技术,热效率达到了38%,在哈弗H6上的百公里最低油耗仅为6.6升,表现喜人。据悉,第三代1.5T也已经磨刀霍霍,届时它将与电气系统匹配,来达到更高的运转效率。
比亚迪骁云1.5T发动机
围绕比亚迪的话题近期大抵都被“汉”以及“刀片电池”所占据,殊不知比亚迪在发动机的研发投入方面同样值得关注,可能是比亚迪与新能源之间的联系更多,其在发动机领域的闪光点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然而事实却是,厉害了,比亚迪。
即将在9月份上市的新款比亚迪宋PLUS宣称将搭载最新的骁云系列1.5T发动机,其也是弗迪动力独立后所推出的首款发动机。参数方面,拥有185马力的最大输出功率和288牛·米的峰值扭矩,峰值扭矩平台未知。但仅从马力和扭矩的数值上看,其就足够令人期待。
硬件方面,这款发动机可谓集当下主流技术之大成,例如采用了35Mpa高压喷油嘴,集成式缸盖、可变气门正时、双涡管涡轮增压器、电控泄压阀、主动热管理等技术,热效率高达38%,并且后期还会让其匹配插电混动系统。
在写最后:国产发动机这几年的神速进步还得得益于销量增长带来的资本积累,换句话说与消费者的大力支持不无关系。消费者的支持让国产发动机有了正面PK合资车型的实力,也让中国品牌走向了良性的发展轨道,并且随着国产变速箱产业的不断完善,在经济内循环的大背景下,中国品牌或将迎来新的爆发。
文/铁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