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狭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623万辆,同比增长达到118%,市场渗透率达到7%。中国、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13%,其中在第四季度,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20%;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中已经达到53%,在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占比更是高达61%。中国车企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领域的竞争优势日益凸显。
EV-volumes统计数据显示,特斯拉在2021年再次蝉联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市场以及上海超级工厂。2021年,特斯拉在全球卖出93.62万辆电动车,超过51%来自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比亚迪则以59.38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球车企中排名第二,同比增长231.6%。中信证券研报预测,2022年比亚迪新增电动乘用车销量为127万辆,加上已有的20万辆订单,全年交付有望达150万辆。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比亚迪继续保持当下的强势表现,2022年比亚迪有望击败特斯拉,在2019年之后再次夺回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的宝座。
2022年,国内头部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皆有全新车型推出,中信证券研报显示,2022年蔚来、理想、小鹏的销量有望分别达到16.2万辆、14.7万辆、20万辆。销量的进一步则在有望帮助“蔚小理”在2022年全部进入新能源汽车全球车企销量前二十的榜单。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168.1万台,比2019年底增长37.9%。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80.7万台,增长56.4%;私人充电桩87.4万台,增长24.3%;换电站555座,增长81.4%。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其未来发展趋势大好。如果你也想在这个行业分一杯羹,不妨来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
2022年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八大发展趋势!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汽车销量、乘用车销量、商用车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
汽车销量结束连续三年下降局面
我国汽车总销量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首位,并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2021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627.5万辆,同比增长3.8%。
乘用车销量恢复增长
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激励下,乘用车市场需求总体保持不断回暖态势,我国乘用车销量已经连续七年保持在2000万辆左右。2021年我国乘用车完成销量2148.2万辆,同比增长6.5%。
商用车进入调整期
2020年商用车市场由于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法规切换,导致的需求有所波动。国五产品在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方面都低于国六产品,因此市场更青睐于国五产品。此外,“蓝牌轻卡”政策预期带来的消费观望、房地产开发行业较冷等因素也加剧了商用车市场下行的压力。2021年我国商用车销量479.3万辆,同比下降6.6%,未来商用车市场将进入调整期。
新能源汽车成最大亮点
2021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最大亮点。其市场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的新阶段,为“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近1.6倍,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3.4%,较2020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
2021年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33.4万辆,同比增长167.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273.4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60万辆。
新能源商用车销量18.6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纯电动商用车销量18.6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18.2万辆。
整体来看,我国汽车市场销量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市场提升的最大亮点,全年销量超过35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进一步说明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需求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导读:能源化工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基础产业。在进口原油、天然气依存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本土的原油、天然气生产效率,降低采集、生产、运输成本,一直是整个行业的重要使命。
电网、发电和化工行业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面临着节能减排、双碳承诺的巨大压力,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降本增效,解决生产、管理问题是所有行业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2022年,我国能源化工行业的数字化建设有以下重要发展趋势:
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础设施与能源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支撑传统能源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更加智能化。以中石化公司为首的头部企业正致力于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针对油田数字化改造、管道数字化管理、炼厂数字化建设、加油站数字化服务全面布局数字化改革策略。
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数据采集、计算技术的支撑下,智能化业务监控和管理系统实现油气集输“三化”管理、比如中石化研发了中国首个公司级管线管理。通过三维建模、全景影像、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使地下管线可视、地面站库多维度展示,已覆盖近4万公里油气管线,显著提升管道隐患治理、应急响应能力。实现3.4万公里管线数据的全覆盖,推动系统应用,实现巡线任务下达、事件上报、巡线人员监控、隐患事件分析等功能。
趋势二:传统能源化工生产企业正在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转型
能源数字化转型体现在产、供、销三大环节的能源实现各能源间的灵活转换和互通互济,产、供、销三大环节的信息利用(包括采集、传输、处理、存储、控制)效率提升,以及产、供、销三大环节的业务模式与形态创新。新的业务模式和新生态包括内外协同与跨界融合的新业务发展模式、科学精益与灵活高效的新运营管理模式、快速反应与智能互动的多元服务模式、共建共享与共治共赢的新生态发展格局。
英国石油,一家原本专注于生产资源的国际石油公司,通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商业模式进行了较大的变革,现已成功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中国综合能源市场起步晚,综合能源市场生态服务建设经验仍有待提升。当下能源电力上下游产业链尚未打通,并且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建设和分布式电源技术发展,产业服务生态将不断衍生,因此能源电力服务在顶层设计、资源整合、绿色金融、精准体验方面仍需持续探索,对于新的市场挑战,需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和机制引导,助力绿色能源服务全面开展。数字化技术为能源服务升级提供了有效支撑,依托互联网生态和数字化技术不断丰富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建设成为能源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考验,除满足最终客户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外,还应在能源系统效率、边际用能成本上不断优化,拓宽能源服务主体边界,构建新型服务生态经济圈,发挥数字化服务转型后的商业价值。
中国综合能源市场起步晚,综合能源市场生态服务建设经验仍有待提升。当下能源电力上下游产业链尚未打通,并且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建设和分布式电源技术发展,产业服务生态将不断衍生,因此能源电力服务在顶层设计、资源整合、绿色金融、精准体验方面仍需持续探索,对于新的市场挑战,需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和机制引导,助力绿色能源服务全面开展。数字化技术为能源服务升级提供了有效支撑,依托互联网生态和数字化技术不断丰富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建设成为能源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考验,除满足最终客户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外,还应在能源系统效率、边际用能成本上不断优化,拓宽能源服务主体边界,构建新型服务生态经济圈,发挥数字化服务转型后的商业价值。
未来,随着可在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以分布式、储能等为代表的新兴能源技术及基础设施将快速发展,而且基于新的数字化技术也将提供全新的商业化服务,此时综合能源生态服务需要兼顾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特性,通过搭建数据开放平台、数字服务平台、数字经济平台,实现能源价值的深耕挖掘,朝着绿色能源的发展路径创新商业模式,促进跨界生态合作并提升用户体验。
数字技术与业务、财务融合,将数据要素深度嵌入到生产运营流程与客户服务之中,充分发挥业财融合下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与倍增效应。
横跨众多业态的多元经营是不少集团企业的发展模式,对业财深度融合的管理创新需求越来越强烈。以涉及能源、医院、农牧、物流等多个业务板块的宝丰集团为例,在集团预算体系的建设中,依据各板块特点及管控需求,打通了从战略目标、业务计划、预算编制、监控、调节,到绩效考核分析的全过程,并在预实分析的基础上拓展了主题分析。主题分析包括经营性分析(产量、销量、库存等)、损益性分析、工程管理分析,以及重点工作追踪分析等。
数字场景建设是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行业企业在推进数字场景打造时,由于基础条件、驱动因素等不同,场景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电网和发电行业企业关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以及设备的检修维护等方面场景的打造;化工企业门类众多,行业企业数字场景建设时,重点关注对生产过程的管控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等方面;能源化工行业企业大多有工程项目建设,因而更关注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控的数字场景打造。
比如:国电投的投资决策模型,宝丰能源、旭阳集团、富海集团等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公司则更多的应用了产供销平衡模型、动力平衡模型、配煤模型等,中石化的建设经营管理数据服务平台,建立了3万多个数据资源模型,支持了财务、物资、营销、金融等业务领域数据分析类应用,都是能源化工行业场景化数字化转型的典型示范和有效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应用AI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为管理报告应用进行全场景赋能。比如预算偏差自动定位、同比偏差自动定位的智能归因分析,包括采购成本上升、整体成本下降等场景的应用﹔智能情景模拟与预警,例如销售收入、费用、库存异常偏差监控及报告的智能预警等等。
数据智能交互技术,以百度式搜索、微信式聊天的方式与系统进行互动(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随时随地、实时高效与数据进行"无门槛”交互。
借助场景化分析的知识图谱技术进行智能推荐。通过人工与自动两种方式,形成数据之间的关联网络,直观呈现给分析人员,分析人员可以便捷地获知数据可分析的维度和路径。系统也支持基于知识图谱的关联信息自动推荐功能。未来,也可依据知识图谱实现智答的主动分析,自动找到数据变化的隐含原因,并给出结论。
打造数据资源体系,建立跨部门、跨专业、跨领域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强化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建立最小化的数据共享负面清单,推动数据规范授权、融合贯通、灵活获取,实现“一次录入、共享应用”,在此基础上,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获取不同层次应用成效。
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能源企业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应用驱动人财物等核心资源优化配置来推进企业经营的数字化应用水平。
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全流程、多层次的战略转型,还是一个需要兼顾内部运作与外部协同的系统工程。在集团内部要做好集团层面与子公司、战略层面与业务层面的协同。在集团外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共享平台,促进资源的有效协同。部分企业可以凭借体量与政策优势,发展面向行业的专业性公共信息服务,搭建网络化协同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转型,促进产业链价值跃升。
邦零saas(帮助企业自建行业生态saas系统)
整合供应链,搭建数字化运营中心,为化工企业的“保”—“买”—“卖”赋能
定制化低成本构建高效、灵活扩展的数据中台
让企业轻松实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全面激活业务增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