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科峰)因为不认可消费者通过拼多多电商平台团购Model?3,特斯拉中国拒绝向购车人交车。连日来,这起特斯拉的“交付门”事件愈演愈烈,其未来走向尚无定论。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抛开“交付门”事件的是非曲直,背后其实隐藏着中国汽车电商的老大难问题:如何让消费者愿意在线购车。低价真是汽车电商唯一的出路吗?
三方暗战“交付门”
7月20日,宜买车汽车旗舰店在拼多多上推出了“特斯拉中国-Model?3?2019款?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的万人团购活动,最终有不少消费者在该渠道完成了购买。
7月21日,特斯拉官网发文称:“我司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就该团购活动有任何合作,也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有过任何形式的委托销售服务,亦未就此次团购活动,向宜买车或拼多多销售过任何本司生产车辆。”
特斯拉最终言出必行。8月下旬,特斯拉拒绝向团购车主交车,随即引发轩然大波。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起事件中,抛开消费者不谈,其实涉及的利益方有三个。第一是拼多多,它是电商平台,但本身并不出售汽车,相当于负责引流的中介平台。第二个是特斯拉中国,负责出售汽车。
第三是宜买车,这是一家汽车新零售平台。公开资料显示,宜买车通过线上数据、技术驱动,线下直营门店相结合的模式为消费者、经纪人和区域服务商提供汽车交易服务。官方的介绍是,宜买车作为新型汽车超市平台,从三四线城市切入,瞄准二级分销商模式解决汽车经销中“车源、客源、交易场景”三大核心难题,为用户提供全国车源实时共享、车辆最优价、高效可信赖的汽车交易服务。
看明白了吗?这件事情其实并不是特斯拉与拼多多的矛盾,而是宜买车与特斯拉的纠纷。如何理解这一事件?简单来说,就是宜买车在拼多多开设了官方旗舰店,然后以低价、团购的名义获得了消费者的购车许可,宜买车的工作人员再以消费者的名义在网上下单购买特斯拉。
汽车电商路在何方
看懂了宜买车的角色,我们就自然知道了”交付门“的核心。消费者为了能够买到比市场价便宜2万左右的国产Model?3,选择将信息提供给宜买车,同意由后者代替其购车。这其中,宜买车会支付中间的差价——特斯拉的售价是全国统一的,暂无任何优惠。
但是问题来了,特斯拉的玩法和其他厂家完全不一样。在传统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同一辆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销商手中会有不同的价格,但是特斯拉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种玩法——官方掌握定价权,并且消费者只能通过网络下单。
为什么不肯交车给团购车主?主要原因,在于特斯拉要维护自己的定价权。这一点是特斯拉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之一。其次,也在于特斯拉要维护自己高高在上的品牌形象。一直以来,特斯拉汽车的品质和做工其实都属于一般水平,车身缝隙过大的毛病也一直被人所诟病。但是特斯拉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通过自动驾驶和革命性大屏树立了自己高端和高科技的品牌形象。当然,这个品牌形象的树立,和马斯克出众的市场营销能力是分不开的。
打江山难,毁江山易。既然特斯拉已经塑造了自己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形象,那么就不可能往低端走,而拼多多目前的市场地位和口碑,相信大家都知道。马斯克可以在天猫开店出售周边商品,但决然不会让拼多多来拉低自己企业形象。从这一点来说,拒绝交车,是特斯拉捍卫自己品牌地位的一个强烈信号,那些贪图便宜购车的消费者只是池鱼而已。
不过,这起交付门事件的背后,也折射了中国汽车电商的悲哀。宜买车的定位是汽车新零售,号称在自己的平台上可以买到任何品牌的汽车。要做一站式的购车平台,这是它的野心所在,但可惜阻力巨大。
对于宜买车来说,愿意支付差价,当然是希望借助特斯拉巨大的影响力来打响自己的名号,也就是所谓的”扯虎皮做大旗“。宜买车可以在特斯拉身上赔钱,但希望赚到吆喝,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自己,从而扩张其市场份额。不过现在看来,这一次它要失算了。
今年疫情期间,在线看车、直播卖车曾经火了一阵,但从实际销量来看并无多大作用,这就是汽车作为大宗商品的特殊性。像宜买车这样的汽车电商,即便已经成立了5年,影响力也还是一般般,到现在还是需要用低价的噱头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看起来,至少在短期内,汽车电商的道路依然无比艰难。
在车友头条看来,网络销售之所以红火,主要原因在于相比实体店更加便宜,同时能够送货上门帮助消费者节约时间成本。也因为这个原因,黄金珠宝、汽车等贵重物品的销售,从来没有在网络上真正开展起来。或许,对于汽车新零售来说,选择低价销售或许本来就是一种错误的概念,定制化汽车可能才是一条有希望的道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什么沃尔沃汽车不保值?
哈喽大家好,今天车头条要向大家介绍的分别是东风本田?享域,推荐车型:180TURBO?CVT畅享版,指导价:11.23万元;东风日产?新轩逸·经典,推荐车型:CVT舒适版,指导价:10.86万元;上汽大众?朗逸,推荐车型:1.5L?自动风尚版,指导价:12.49万元。为什么会说推荐这三款车型呢?当然是考虑到既然是买来当“网约车”,那么每天长时间的运行,省油、耐用和舒适度都显得格外重要,另外,后期的维修保养也得便宜。
该车型是享域的自动挡车型的最低配。别看它指导价超过了10万元的预算,但结合目前的终端优惠,裸车价在10万以内。至于为什么选低配?主要是尽可能的控制成本,毕竟咱们是买来当赚钱的工具,所以一些私家车上的舒适性配置也就不要刻意追求了。
别看该车是最低配,但该有的配置也是样样俱全,像ABS防抱死系统、制动力分配、刹车辅助、车身稳定系统等基础安全配置都是全系标配。另外,前排还有侧安全气囊保护乘客安全。Autohold也是全系标配,能有效减少堵车时脚踩刹车的疲劳感;发动机启停工作的时候虽然遭人烦,但的确是能减少原地怠速产生的积碳,也能更省油。有总比没有强,毕竟严控成本才能有更大的利润嘛。
而这辆车最大的亮点是大空间。一直以来本田在空间的运用上就很有一套,再加上享域2730mm的轴距,其实际空间表现直逼B级车,甚至直接超越了某些B级车。空间大的好处就是坐着舒服,驾驶员舒服,乘客也舒服,乘客舒服了才可能给五星好评嘛。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动力,东风本田?享域?180TURBO?CVT畅享版搭载的是1.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22马力,峰值扭矩173N·m;传动系统匹配CVT变速箱。动力不算强劲,但油耗表现很实在,实际城区百公里油耗表现为6.5L左右。据车主描述,享域4S店单次小保养的价格在300元左右,是不是还挺便宜的?
同样也是自动挡最低配车型,终端优惠过后裸车价也能在10万以内。买沙发送车的车企说的就是日产,因为日产的座椅舒适度相当好,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轩逸也不例外,有着祖传的柔软大沙发,虽不敌大哥天籁的沙发大,但舒适度也没毛病可挑。
配置方面,因为是最低配车型,所以一些高科技智能配置自然是没有的。不过,ABS防抱死系统、制动力分配、刹车辅助、车身稳定系统等基础安全配置是必须都有的,另外全车还配有6个安全气囊,这点真的很良心。
实际上新轩逸·经典就是上一代的轩逸,只不过日产采用了“同堂销售”的策略,新老款一起卖,迎合消费者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点倒是挺好,虽然新轩逸·经典配置低了一些,但价格也相应的便宜了一些,买上一台用来跑“网约车”是合适的。
动力总成还是那套1.6L自吸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的确是有点老了。不过这样的好处就是即便是坏了,随便找个路边摊也能给修好了。在后期用车费用方面,轩逸单次保养费用350元左右,百公里平均油耗不到7升,也是相当便宜的。
目前朗逸有两万元以上的终端优惠,所以我推荐的1.5L自动风尚版也能在十万元的预算之内。这款车同样也是自动挡最低配,和前两款车一样仅仅只是有基础的安全配置。
这代朗逸基于大众MQB平台研发,虽说技术和平台不算新,但至少不落伍,这也是跟我们用车的经济性、安全性是直接相关联的。这代朗逸的外观做的不能算很惊艳,但相比上代车型有很大的进步,最起码看起来挺贵的,或者说看起来挺唬人的。这也是网约车需要具备的颜值储备,让乘客有一种花快车的钱打了辆专车的错觉。
朗逸2688mm的轴距比不过享域,但实际车内的空间表现也还算优秀,后排乘客想翘个二郎腿也是比较轻松的。座椅的填充物也比较柔软。
上汽大众?朗逸?1.5L?自动风尚版是1.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6AT变速箱,行驶感受整体比较平顺,有着不错的舒适度。百公里油耗6L左右,竟然比前面两款日系车还省油,不过油耗也和自身的驾驶习惯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4S店单次保养的费用300元左右,大保养也能轻松控制在1000元以内。
以上就是为大家挑出的三款适合买来跑“网约车”的轿车。实际上适合跑“网约车”的车型有很多,这三款车只是车头条个人觉得比较适合的。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维修费用高。同样的碰撞事故,别的车换一小块零件,而沃尔沃就得换一整块。所以,维修费用自然会更高。莱垍头条
2、市场关注度低。选择二手车的人,说实话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做参考的人确实寥寥无几,这也就导致了沃尔沃在二手车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如果消费者关注度低了,市场需求小了,自然就不那么保值了!头条莱垍
3、市场保有量低。身为二线豪华品牌,其品牌影响力远不及BBA。从新车上市开始,因为不热销,为了吸引顾客,随着上市时间越来越久会有越来越大的优惠; 等到卖车的时候,因为买的人少,供大于需,必然导致价格的下降。莱垍头条
4、安全性并没有那么好。汽车安全性能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不管技术怎么高级,都难以避免行驶过程中的剐蹭和轻微碰撞,也就是被动安全。这些配置是由ESP、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等,但这些配置同级别车型均做的优秀,所以沃尔沃就显得不那么出众了。
沃尔沃以生产轿车起家,其创始人瑞典人古斯塔夫·拉尔森(Gustaf Larson)和阿萨·格布里森?[(Assar Gabrielsson)原本都服务于瑞典知名滚珠轴承(Ball bearing)制造厂SKF,其中拉尔森是工程师,而格布里森则是经济学出身的国际行销部门经理。
由于两人对汽车的前瞻性与热情,携手合作在1925年9月时成功说服SKF的董事会,借到了该公司位于特斯兰大(Torslanda)的厂房进行试作车的组装,并且在1926年8月10日获得授权,正式开始新车量产。而沃尔沃第一款产品,是1927年4月14日上市的Volvo ?V4型敞篷车。
由于销售表现优秀规模越来越大,沃尔沃在1935年时正式脱离母公司SKF,独立为沃尔沃公司继续营运。直到1998年为止,沃尔沃汽车都一直属于沃尔沃公司(Volvo?[4]?)所拥有,该公司除了乘用汽车之外,也是世界知名的商用车辆制造商,其产品还包括航天、航空设备及各种机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