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估计的话,电度数(度)为:电瓶电压(V)*电瓶容量(AH)*80%*130%*150%/1000,
也可以简化为:电度数(度)为:电瓶电压(V)*电瓶容量(AH)*150%/1000.
如果需要精确地计算的话,需要从电瓶及充电器(机)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开始。
电瓶:充电时,电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转换效率约50%,放电时,电瓶只能放电80%电量,过放电,会导致电瓶寿命缩短,电瓶过放电,其寿命缩短80%。
充电器(机):不论是四段式充电,还是固定电压充电方式(某些充电机),控制电路总是要消耗一定电能的,如某芯片就需要15V1A,所以,充电时间越久,消耗的电能越多。四段式充电是目前充电器的主流,电瓶电量低时采用恒流充方式,即在恒定电流下充电,此时,控制电路消耗的电能与充电相比占比较小,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转为恒压充电方式,此时,与固定电压充电方式一致了,随着电瓶电压的上升,充电电流逐步减少,直到充电电压与电瓶电压相当,此过程中,控制电路的消耗占比是逐渐变大的,所以,就有了四段式、五段式……,就是为了减少无谓的消耗,在恒压充电过程中,再进行恒流充(分段越多,效率越高,控制越复杂),当充电电压与电瓶电压相当时,进入所谓“渭流”充,此过程对充实电瓶较为重要,但是,电效率也是最低的。一般四段方式充电的充电器,充满即断电,平均效率在70%左右,而固定电压充电方式效率只有50%左右。
综上所述,电度数除了与电瓶固有参数相关以外,还与剩余电量,充电方式,终止充电时间有较大关系。
汽车电瓶存放超过一个半月以后就会发生馈电,所以建议存放时,每隔一个半月进行一次补充充电。
汽车电瓶每天漏电1%左右,如果连接在车上没有取下,汽车用以维持最低电流(俗称“休眠”电流)约80mA,如果有防盗报警器,还会消耗一定电能,一般电瓶每天约有2~3%的电量被消耗,也就是说30~70天电瓶就会没电(电量不足以让系统工作)。
扩展资料
1、用湿布把电瓶外部擦洗一下,把面板上、桩头上(即正负两个极头)的灰尘、油污、白色粉末等易造成漏电污物擦拭干净。这样经常擦洗电瓶,电瓶的桩头不会积白色的酸蚀粉末,其使用寿命会比较长。
2、打开电瓶加水盖,看看水位是否在正常的位置。一般在电瓶侧边会有上、下限的标线来供你参考。如发现水位低于下标线,就必须添加蒸馏水,如果一下拿不到蒸馏水,则可用过滤自来水来应急。水不可加太多,标准是加到上下标线中间。
3、检查一下电池是否充电正常。如果你有三用电表,在起动发动机后,量一下电瓶两极的电压,必须超过13V以上才算正常。发现充电电压过低,就需要请专业人员检修一下充电系统了。如果没有三用电表,可用目测法:发动机起动后,打开电瓶加水盖,看看每一小格里面有没有冒气泡。正常的状况是不断有气泡冒出水面,而且愈加油会冒得愈多;如果你发现没有冒泡,那很可能就是充电系统有毛病了。特别注意的是做此项检验时会有氢气产生,因此检验时千万不可抽烟,以免发生爆炸起火的危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汽车电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