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怎样?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怎样?

vsprin 2025-03-21 汽车经验 81 次浏览 0个评论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产销较2019年有所回升。分车型来看,纯电动汽车占据主要比重,2020年销量达111.5万辆,其次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020年销量达25.1万辆,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仅为0.1万辆。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怎样?

从竞争格局来看,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比亚迪位居纯电动市场销量排名前三;比亚迪、理想、华晨宝马位居插电混动市场销量排名前三。

行业稳步发展,产销小幅回升

以2009年“十城千辆”为起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示范推广期(2009-2013),此时以公共领域示范为主,各项政策工具逐渐丰富,技术和市场尚在培育,车型销量增速缓慢;

2)爆发增长期(2013-2015),国家重视度提升,财政补贴力度加大,鼓励私人购买,电动车销量快速增长;

3)精准扶持期(2016-2018),在政策的精准扶持下,行业呈现更为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新能源车产量稳步增长;

4)补贴退坡(2019至今)政策补贴退坡、新冠疫情、宏观经济下行等负面因素逐渐消化,而续航低、充电难等问题逐渐改善,新能源汽车市场接受度提升,供给侧特斯拉、大众、造车新势力、广汽、上汽通用五菱等优质车型受到发力,多方共振,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0下半年迅速攀升,有望成为新一轮成长周期起点。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高度重视持续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同时随着供应产品、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9年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降。

目前,为了缓解疫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我国推迟补贴政策至2021年,行业发展正逐渐恢复中。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产销较2019年有所回升。

纯电动汽车占比超80%,燃料电池汽车占比较小

新能源汽车按能源供给方式主要分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2020年,纯电动汽车销量111.5万辆,占比81.5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25.1万辆,占比18.36%;燃料电池汽车销量0.1万辆,占比不足0.1%。

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厂商销量排名靠前

从纯电动市场厂商销量来看,纯电动市场前10厂商排名基本稳定;2020年1-11月,上汽通用五菱销量破12万,超越特斯拉(中国)夺得榜首,市场份额达16.6%;特斯拉市场份额15.7%,排名第二;比亚迪市场份额11.3%,排名第三。

注:数据截至2020年1-11月,下同。

从插电混动市场厂商销量排名来看,比亚迪销量破3万,稳居榜首,市场份额达18.3%;理想超越华晨宝马,位列第二,市场份额达14.9%;保时捷跻身第十位。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车\"三巨头\"已形成,销量和市值都冲破高值,有方向了?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2020是充满艰辛却又不甘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新冠突发,新能源汽车销量几经腰斩;同在这一年合资新能源发力、造车新势力在资本市场收获颇丰,传统自主新能源车企则在危与机中纷纷谋变求生。

比亚迪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

在日前召开的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比亚迪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表达了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诸多见解,同时透露了比亚迪最新的产品规划及新技术储备。以下是本次采访要点梳理。

新能源车市越来越健康,2021或迎真正爆点

问:您如何看待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当前的发展局势?在您看来,与特斯拉、大众等合资新能源车企相比,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优势在哪儿?未来最大的竞争力是什么?

杨冬生:整体来看,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比去年要少,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对公销量大幅下滑,今年大家很少出差,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这块儿基本没有订单。但值得欣慰的是,新能源私家车全面起来了,这说明市场端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对产业是重大利好。私家车的销量是可持续的,所以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越来越健康。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认为一定是众人滑浆,光靠比亚迪一家去搅动燃油车市场很难,需要特斯拉、小鹏等企业一起发力,让买二三十万燃油车的消费者转向新能源车,发挥联动效应。

问:在30-50万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宝马、奔驰目前都出了一些高端车型,这个对中国市场有没有一些冲击?

杨冬生:奔驰、宝马推出纯电动车型,他们一定要聚焦,一定要专注,而且要有所改变,例如在营销模式上或是在功能上要有所改变。我认为高端品牌推出纯电动车,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是加法,对市场是有所帮助的而不是冲击。

问:最近比亚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非常好,同时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在美股的表现也不错,您觉得比亚迪相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咱们的定位是什么?从车企的角度来看,我们跟造车新势力应该有哪些差异化的竞争?

杨冬生:现在造车新势力真正活下来的有3-4家,他们的成功对于新能源市场而言是一个加法,在此也非常祝贺他们。他们的营销、自动驾驶这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他们现在也更加接受传统车企的整车、底盘等核心技术,我相信未来我们应该是双方共赢的。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的市场份额占比还不到2%,国家规划2025年占比要达到20%,那时候至少是500万辆,今年不到100万辆,所以市场空间很大。

问:您认为大概什么时候新能源汽车销量能达到五百万辆的规模?

杨冬生:目前国家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实现500万辆,这个目标肯定会实现,最近国家发布了很多对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同时来自市场端的需求也在增大,所以我们认为2025年这个目标肯定会实现。

问:截至今年10底,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车31.7万辆,已经达到今年的销量目标。对于明年的销量计划,比亚迪有没有官方预期?

杨冬生:我们对明年的预期比较乐观,这个数字目前还在评估,预期增加量会比较多。我们内部判断,明年可能是新能源市场真正的爆发点,因为企业的新能源车型准备到位了,消费者的认知也到位了。

继续深耕中高端新能源,电池业务明年大批量对外供货

问:今年五菱宏光MINI?EV卖得特别火,10月销量达到两万多台,而比亚迪卖得最好的是定位中高端的旗舰车型汉,面对此,比亚迪后续在产品上会不会做新的调整和规划?

杨冬生:这个问题挺好的,我们看到五菱宏光MINI?EV销量更好的其实是三四线城市,这些地方充电基本不是问题,同时这里的消费者对于早期的低速电动车较为认可,为宏光MINI?EV的进入培育了很好的市场。

但是任何企业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企业需要聚焦,对比亚迪而言,短期内还没有既做高端又做低端的规划,我们更多的还是想深耕一下中高端新能源车,把产品做好,把品牌基石打好。目前汉的售价已经接近30万元,补贴之后是28万元,这款车型聚焦了比亚迪多年的造车经验,是我们这么多年经验积累融合的体现,我们更多想聚焦于中高端。

问:今年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改变,从比亚迪自身角度而言,您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在保障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时有没有一些应对举措或前瞻布局?

杨冬生:我们在供应链安全上一直有做储备,比亚迪最早造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没有全球供应链,电机、电池、电控都是我们自己造的,包括2009年做IGBT也是预判将来半导体是瓶颈。我们会继续加大芯片、功率半导体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包括碳化硅、MCU,这些都是全球供应链卡脖子的产品。

另外,我们的零部件也向全球供应,例如IGBT、电池等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和对外供应,我们对外开放自己做的产品,也采购其他公司的产品,已经很好地形成了和供应链之间的合作和互相信任。

问:从整个零部件供应体系来看,比亚迪的电池业务完全独立出来对外市场化,现在的进展怎么样?

杨冬生:目前几个产业板块都走向了市场化,走的最早的是半导体,预计最晚明年会上市,基本上资本方已经完成了认购。接着应该是电池,目前电池还没有大批量供货,因为最快也要两年,所以从明年开始电池会陆续对外大批量供货。再接着是零部件,电机、电控已经对外实现了供货,但是比亚迪内部的份额占比较大,所以它的上市比较困难,因为有要求对外供货比例大于40%才能上市。

问:关于前瞻性技术,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前瞻性研究部,比亚迪透露的信息比较少,前文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计划?

杨冬生:比亚迪对外界透露的时候就是产品快量产的时候,像我们的智能座舱3.0已经发布了,后面会陆续推出智能驾驶辅助或是架构,基本上我们发布到量产的时间差不多都是在半年,长一点也就是一年,国内品牌一般节奏上不会那么超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从去年补贴开始大幅下降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明显遭受到了重创,销量的多连降让这个市场变得更加艰难。而今年的疫情的到来更是让新能源汽车市场"祸不单行",导致不少车都还没造出来的造车新势力纷纷打了"退堂鼓",倒闭关厂的不在少数。

不过在上半年还重伤不起的新能源汽车却在下半年突然发力,不仅上市了多款重磅新能源车型,在销量市场上也有了非常明显的回暖迹象。

销量和市值创新高

无疑,下半年多个新能源车企都实现了非常快速的增长。

比如说造车新势力的"三巨头"中,蔚来继续成为这几个品牌中销量最多的车企,11月累计销量为5291辆,同比增长109.3%,环比今年10月交付量5055辆,11月创月度交付新高。而排名第二的则是理想汽车,11月交付4646辆,环比10月增长25.8%,这仅仅只是靠理想旗下的一款车拉动的销量。而小鹏虽然没有前两者高,但是实现增长还是稳稳地,具体数据显示,小鹏汽车11月交付量是4224台,同比增长342%,也都创下2020年内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新势力车企在市值上也是猛的飙升。11月27日美股收盘,蔚来汽车股价报收54美元,总市值升至72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97亿元),成功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不只是蔚来,诸如小鹏、理想等国内造车新势力的股价也在不断飙升。自今年11月以来,小鹏汽车股价累计上涨超过260%,理想汽车股价累计上涨超过110%。

一度只剩下"鸡毛"的新势力

说起造车新势力,在2018年之前的时候还是比较受期待的,毕竟那个时候涌入而来的新势力们都拿着号称最强大的技术、最前卫的设计以及最牛逼的资源,光鲜亮丽的PPT们让众多消费者都乱花了眼。不过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仅仅只过了两三年,能够坚持下来的车企完全是少之又少。

如果说2015年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元年,那么2020年就是这些造车新势力重新"洗牌"的一年。纵观这个市场的发展,"浑水摸鱼"的车企确实不少,有的想骗补,有的想骗地,各怀鬼胎,想要真正造车的屈指可少。而在汽车淘汰赛的加剧之后,诸如赛麟、前途等车企接连倒下,毕竟这些新兴品牌没有什么知名度,再加上在新能源市场也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淘汰也是必然的。不过相比起这些车企,新势力"三巨头"无论是从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值来讲,都算风光得多。

新势力车企找准方向了?

事实上,此前新势力之所以一批批倒下,还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这个法则无论在哪里都是存在的。像是以前新能源市场才发展起来的时候,真的是一窝蜂涌进来非常多的造车新势力,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的成熟,也渐渐显现出来了区别,新势力"三巨头"明显就是走在前列的那几个。

不得不说,从新势力"三巨头"的销量态势来看,它们的未来确实有很不错的发展空间,再加上这几个品牌的车都有量产,产能也在逐渐增大,也让他们的销量更好看。不过即使是这样,造车新势力仍旧压力很大,一面是不断降价后的特斯拉的攻击,一面是像比亚迪这样的传统车企的猛追,造车新势力现在的日子都是水深火热的。蔚来和理想在今年的走强,也并不代表着真的有未来,这些造车新势力究竟有多大能量还得看之后几年的发展。

写在最后

近些来看,排在头部的造车新势力们确实正在飞速发展中,不过对于新能源汽车这种新兴的市场,能否真正稳定下来还得看之后的后续情况。只能说在初步的新势力"混战中",这几个品牌活下来了,但之后的路怎么发展,还是得交给时间去看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自春天网,本文标题:《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怎样?》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