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业遇到RTK故障如何解决

外业遇到RTK故障如何解决

vsprin 2025-04-19 生活百科 73 次浏览 0个评论

1.主机不锁星。

外业遇到RTK故障如何解决

主机不锁星,请从以下几个方面排查处理:

(1)在远离电磁波干扰源(如变电站、雷达站)的无遮挡区域重新设站;

(2)把主机调成静态模式采集静态数据3-5 分钟后,调回之前的模式;

(3)长按功能键复位主板,关机重启。

2.基站不发射差分信号。

基站不发射差分信号,请从以下几个方面排查处理:

(1)基准站电量过低。如果电源灯慢闪则电量过低,需要更换电池;

(2)基准站指示灯闪烁不正常。正常情况下外挂模式基准站卫星灯常亮,信号灯闪红灯。

a.卫星灯不常亮,说明基准站没有锁定卫星:

◇ 架设的位置周围环境遮挡太严重,收到的卫星少于四颗,需在开阔的地方重新设站。

◇ 基准站坐标和实际上的相差太大,需重新平滑基站坐标;

b.卫星灯常亮,信号灯不闪,说明基准站没发射差分信号。需重新设置基准站,直至解状态变成“已知点” 。

(3)中央子午线设置错误。如果是自定义中央子午线,投影方式要选择“高斯自定义” ,修改后保存,再重新平滑基站。

(4)复位主板,关机重启。

3.外挂电台模式,距离移动站很近但接收不到信号。

外挂电台模式下移动台单点(移动台离基准站不远的情况下) :

(1)基准站指示灯闪烁不正常。 (请参考故障2)。

(2)发射电台RX/TX 信号灯不正常(一秒闪烁一次为正常)。

a.检查线缆是否插好;

b.连接线损坏,更换连接线测试;

c.电瓶电量过低,更换电瓶;

(3)基准站和外挂电台发射都正常,移动站信号灯不闪。

a.移动站的频道和空中波特率与基准站设置不一致, 重新把两者设置为完全一致;

b.移动站电台模块不正常,更换电台模块;

(4)移动站信号灯闪烁但显示没有公共卫星。

a.移动站和基准站差分电文格式不一致,重新把两者设置为完全一致;

b.移动站遮挡太严重,导致公共卫星少于 4 颗而不能显示,到开阔的地方重新设站。

4.电台作用距离短。

作业距离短,有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出现问题:

(1)基站电瓶电量过低,更换电瓶;

(2)基准站未设置为外挂模式发射,重新设置为外挂模式;

(3)外挂电台不正常。

a.功率未设置为最大;

b.发射天线未垂直安装在脚架或对中杆上;

c.电缆线接头未拧紧接触不良;

d.接收天线是否正确安装或有断裂等情况;

(4)基准站架设的附近及周边环境有干扰源(同频干扰或大功率设备) ,可尝试更换频道、更换基准站位置。

5.内置网络模式下连不上网络。

处理步骤:

(1)网络设置不正确。 (IP 地址、端口、运营商、通讯方式、分组号、小组号、源节点、VRS 用户名、密码等;如果使用iRTK2 必须外接GPRS 天线);

(2)手机卡问题。

a.未正确安装手机卡(或松动) ;

b.手机卡欠费或损坏;

c.手机卡网络不兼容,更换手机卡尝试;

(3)作业区域网络信号差,尝试更换位置;

(4)CORS 服务器不正常。可用其他仪器登陆判断是否本机问题;

(5)按功能键复位主板。

6.ZHD 服务器内置网络模式下,基准站和移动站网络连接正常且基准站正常发射信号,但是移动台无法得到固定解。

处理步骤:

(1)检查移动站IP、端口、分组号、小组号是否和基准站一致;

(2)检查移动站使用的差分电文格式是否与基准站一致。

(3)账号冲突。点击解状态查看基站的距离与实际是否有差别,如果该小组里有其他基站造成账号冲突,可更换分组号、小组号解决。

(4)服务器不正常。可致电CORS服务方确认服务器是否正常。

7.移动台连CORS收不到差分信号。

处理步骤:根据信号灯判断主机的状态:

(1)绿灯闪烁,但连接不上服务器:

a.手机卡问题(手机卡欠费、卡槽松动接触不良、不兼容);

b.CORS 参数设置问题(IP、端口、源节点、用户名、密码错误等);

c.如果以上检查均无问题,可致电CORS服务方确认服务器是否正常;

d.主机网络模块问题(V30 长按 F2键6秒检测模块)。

如果可连接上中海达服务器而仪器网络没问题则 a和d 可以排除。

(2)只有绿灯常亮,连接上服务器但没有收到差分信号:

a.检查 IP、端口设置是否正确;

b.移动站连接 VRS 时移动站 GGA 数据是否上传至服务器(检查移动站是否

锁定卫星,是否勾选GGA);

c.如果以上检查均无问题,向 CORS管理员咨询服务器是否正常;

(3)指示灯正常(绿灯常亮,黄灯一秒闪烁一次),但没有公共卫星。正常情况

下连接上服务器半分钟后解算即完成,如果公共卫星仍然为零:

a.检查差分电文格式是否正确;

b.如遮挡太严重,导致公共卫星少于 4 颗而不能显示,需到开阔的地方重新设站。

8. iHand 20手簿蓝牙连接不上主机。

处理步骤:

(1)检查主机是否为静态、大八芯是否占用;

(2)在连接界面重新搜索蓝牙后再连接;

(3)重启手簿蓝牙(关闭再打开)或者重启主机、手簿(这三步有时只需要其中

某一步就可以连上,不需要主机和手簿全部重启);

(4)更新手软件、升级主机固件。

9. iHand20手簿无法和电脑同步连接。

处理步骤:

(1)检查电脑上是否已安装手部连接程序及驱动;

(2)检查电脑上没有杀毒软件是否阻止连接程序运行;

(3)检查是否勾选开发者选项菜单下的“USB调试”功能;

(4)检查USB数据线及接口是否正常(更换数据线测试)。

10.计算参数后,进行控制点校核时坐标相差很大。

可能原因:

①采集的控制点精度不好;②控制点分布不均匀;③控制点异常。

处理步骤:

(1)查看计算的参数(例如四参数,如果旋转太大,缩放不接近于1,检查控制点是否输错) 。

(2)检查控制点的分布,参与计算的点是否离得太近或分布不均匀。

(3)三个点以上参与计算,如果有中误差异常的点需要先剔除再计算或者添加其他点进行计算。

如果是本身不能接收GPS信号不能定位很可能是设备硬件出现问题了。

硬件正常情况下,距离上次使用位置太远,缺少星历信息,这种情况下初次锁定的时间会比较长。

硬件正常情况下,RTK基站的差分信号接收不到,那就看是电台模式还是网络模式,电台模式有可能是发射接收电台频点不一致,或者电文协议不一致,或者是存在遮挡或者距离太远,已经不足以接收到了,网络模式有可能是SIM的问题或者当地网络信号的问题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用户接收机,进行求差解算坐标。

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技术:

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快速高精度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而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就是RTK,RTK技术的关键在于使用了GPS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并利用了参考站和移动站之间观测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通过差分的方式除去移动站观测数据中的大部分误差,从而实现高精度(分米甚至厘米级)的定位。

RTK技术在应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参考站校正数据的有效作用距离。GPS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随参考站和移动站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失去线性,因此在较长距离下(单频>10km,双频>30km),经过差分处理后的用户数据仍然含有很大的观测误差,从而导致定位精度的降低和无法解算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所以,为了保证得到满意的定位精度,传统的单机RTK的作业距离都非常有限。

为了克服传统RTK技术的缺陷,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提出了网络RTK技术。

在网络RTK技术中,线性衰减的单点GPS误差模型被区域型的GPS网络误差模型所取代,即用多个参考站组成的GPS网络来估计一个地区的GPS误差模型,并为网络覆盖地区的用户提供校正数据。而用户收到的也不是某个实际参考站的观测数据,而是一个虚拟参考站的数据,和距离自己位置较近的某个参考网格的校正数据,因此网络RTK技术又被称为虚拟参考站技术。

转载请注明来自春天网,本文标题:《外业遇到RTK故障如何解决》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