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陆军的96K6式“铠甲”-S1防空系统采用BAZ-6909式8×8四轴卡车底盘,其全装备重量为19吨,承载能力达22吨。配备导弹的车辆总重不超过41.3吨。采用这种结构的系统已于2008年中期开始试验。
底盘采用YaMZ-8431.10-020或YaMZ-8942.10-033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输出功率为347.8千瓦。该车最大行驶速度达80千米/小时,行程为1000千米。BAZ-6909卡车的最小转弯半径15米,涉水深1.4米。 “铠甲”系统基本性能数据武器 防空导弹/防空炮弹药量 待发导弹 12发 30毫米炮弹 1400发控制系统 多波段雷达/光电系统战机拦截区域采用导弹 射程 1200-20000米 高度 5-10000米采用高炮 射程 200-4000米 高度 0-3000米反应时间 4-6秒同时打击的目标的数量 2个地空导弹和防空高炮的移动式射击 履带式底盘导弹车乘员Shlem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战术和技术特征目标搜索范围(雷达横截面为2m2) 24-28公里目标定位误差(均方误差)角坐标 0.2-0.3mrad范围 5米地空导弹制导 无线电指令行进中作战 是拥有内置试验系统
“铠甲-S1”防空导弹
俄罗斯防空系统在世界军火市场上颇受青睐,而要说其防空系统中,哪一款卖得最为火爆,其实“铠甲-S1”防空导弹系统就不得不提。当初“铠甲-S”防空系统刚问世,就大受追捧,不仅俄军自用,阿联酋更是第一单就采购了50套“铠甲-S”。随后阿尔及利亚、塞尔维亚、约旦、伊朗、利比亚及叙利亚等国军队也装备了数量不等的“铠甲”系列防空系统。
一时间,俄制防空系统大杀四方的气势滚滚而来。但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俄罗斯这款武器在中东实战中,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利比亚内战时,“铠甲-S1”不仅未能击落半架敌机或导弹,反倒是被敌方武器虐得不像样。从被摧毁的武器系统来看,有的车根本未开雷达,不在工作状态,有的在工作状态被突然击毁,似乎连执行反制措施的机会都没有。
叙利亚战争中,虽然有“铠甲-S1”击落对手短程导弹及无人机的消息,但同样也有车辆被突袭导弹及自杀式无人机摧毁的消息。就连俄罗斯自家军队,也有质疑“铠甲-S1”是否有性能问题的声音。曾有军官表示,该系统对于小型无人机及低速目标并不敏感。
而且“铠甲-S1”拦截效率也被质疑。因为叙利亚战场 上,“铠甲-S1”以12发导弹拦截下3架无人机,但与其并肩作战的“道尔-M2U”却仅用5枚导弹就拦截了4架无人机。
鉴于此,不少网友对于“铠甲-S1”防空导弹的实战性表示质疑。当初俄罗斯售卖该款武器之际,一定夸大其词了,否则在实战中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呢?事实上,一款武器装备的纸面性能与实战能力存在一定差距,这是百分百可以肯定的,毕竟做生意的哪个不注重广告效应。但说俄罗斯的“铠甲S1”性能完全是吹出来的,俄罗斯其实也是一肚子委屈。
俄分析者认为,一款装备在实战中是否好用,纸面数据是其评定条件之一,但却不是最终决定因素,因为同样的武器装备,用在不同国家的军队手中,可能其作战潜力也会不同。
此外,防空武器的话,想要让其战力最强化,那么完整的防御体系自然也会令其战力倍增,远、中、近三层防空体系均就位自然其防御能力就会变得“密不透风”,相反如果把重任全放在一款装备上,那极有可能会三拳难敌六腿,吃亏几乎是肯定的。
而且以现在无人机及导弹技术升级的频率来看,防空导弹的确存在不小的安全漏洞,这事就算放在美国的“爱国者”头上,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升级雷达,加固防御体系,提升装备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都是提升防空系统战力的好办法,而不应该单纯地去诟病俄制“铠甲-S1”防空系统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