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作为日系传统三大豪华品牌之一,在机械技术层面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时,犀利的设计语言,以及稳定的产品质量,在海外市场一直有着不俗的表现。
RDX是讴歌引入国内生产的第三款车型,也是第二款SUV车型,定位于中型SUV市场,全系2.0T+10AT让它有着不小的先天优势,同时高配车型所搭载的第四代SH-AWD四驱系统也足够承担讴歌的技术代表。那么刚刚上市的讴歌RDX?A-Spec运动款能否打动越来越挑剔的用户呢?一起来看看吧!
讴歌RDX?A-Spec运动款在外观上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细节装饰的改变。不过RDX的外观本身就有着比较强烈的进攻性,所以A-Spec运动款只需要在细节上锦上添花就足够了。讴歌RDX在售车型共有8款车型,5个配置层次,分别为畅享版/悦享版/尊享版/智享版/钻享版。实拍车型为讴歌RDX?A-Spec运动款SH-AWD钻享版,配置上就是顶配车型,只是还有一款售价更高的磨砂皓灰版,配置同钻享版相同,区别从车型名称中就能看出来,外观颜色采用了更少见当然也更贵的磨砂灰色。不过我个人认为实拍的这款红色就非常漂亮,名为“挚热焰红”,需要2000元费用来选装,鲜亮的色调很符合这台车的气质。
讴歌车型最有辨识度的就是这个钻石形状的前格栅。RDX标准车型的前格栅为镀铬边框加上亮黑色内部装饰,下方雾灯处两侧导流板同样是镀铬装饰。而A-Spec运动版车型的前格栅为亮黑色边框加上哑光黑色内部装饰,雾灯处两侧的导流板也使用了亮黑色饰板,从而让锐利的保险杠造型更加突出。
讴歌品牌车型的前大灯造型很有意思,一连串横排的LED单元组合名为“Jewel?Eye”,看起来确实有种珠光宝气的感觉。功能配备比较全面,大灯自动开启/关闭、自动高度调节、远近光自动切换以及前后全LED灯组都是全系标配,除了最低配畅享版车型以外,日行灯以及前LED雾灯也都出现在其他车型上。
侧面造型相对传统些,不过多重腰线的设计在其他车型上可不常见。尤其是前后轮拱都有单独的线条来突出,力量感更强。侧面还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一是D柱上车窗上沿的线条向后延伸,将车顶和车身做出了分隔,但就只是分隔,没有形成悬浮式车顶效果。另一个就是车门下沿还有一道装饰,降低了车身的视觉高度。而这道装饰在普通车型上是镀铬材质,只有在A-Spec运动版车型上才是高光黑色。
除畅享版车型外,其余车型的后窗和尾窗均使用隐私玻璃,钻享版车型的前排窗户为双层隔音隔热玻璃,提供了更好的静音性能。
RDX全系无论标准外观还是运动外观车身尺寸都是一样的,车身长4752mm,宽1926mm,高1668mm,轴距2750mm。相比同级别的竞争对手宽度略有优势而轴距则稍显不足,不过日系设计师在空间方面的利用率想必不用我多说,所以它的内部空间大家也不用担心。
车后部的造型比较常规,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回旋镖式的尾灯算是后部不多的亮点之一。尾门尺寸较大,全系均为电动开启/关闭,钻享版车型还带有感应开启。不过车身后部最凸显运动气息的地方还要往下看。
左右两侧的排气真真的有成年男性的拳头大,而且做工精致,是个人见人爱的配置。
所有A-Spec运动款车型都配置了这套双五幅黑色涂装的铝合金轮圈,轮胎为马牌CROSSCONTACT?LX?Sport,规格为235/55?R19。讴歌车型的内饰设计虽然每一款之间都有着明显不同,但是整体的风格却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与目前越来越简洁的科技范完全不同,讴歌的车型仍旧保留了大量的实体按键,而且中控台上各个功能区域划分很清晰,只要稍加熟悉,就能很快掌握。就像是好久不见的老朋友,衣着虽然光鲜,但只要聊上几句,就能发现一切还是那么的熟悉,没什么隔阂。
讴歌RDX?A-Spec运动款在内饰设计上与普通版RDX车型并没有什么改变,不过还是有几处装饰能够让人一眼分辨。
驾驶员左侧除了抬头显示和部分车辆功能的控制,电子手刹以及自动驻车开关也放在了这里,和本田的奥德赛以及艾力绅非常相,印象中其他品牌只有奔驰经常把电子手刹的按键放在这里。
副驾驶侧中控台上的Alcantara装饰手感很好,这也是A-Spec运动款的独有配置。
方向盘的样式相比普通款车型也没有改变,只是采用了红线缝制。握环较粗,手感不错。背后金属材质的换挡拨片尺寸较大,使用也方便。钻享版车型还带有方向盘加热。
全系RDX车型均配置了名为“Acura?Watch前瞻未来智能安全”系统,包含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碰撞预警等功能,很接近一套完整的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只不过在讴歌自己的体系中将其列为了安全性配置。
带白圈的机械仪表款式很传统,再加上红色背光,确实有种JDM的性能范儿。中央7寸液晶屏幕是全系标配,用于车辆信息的显示。
此外,尊享版及以上车型还配备HUD抬头显示系统,行驶信息的读取更加方便。
10.2寸中控屏幕是全系标配,采用触控板控制,并支持蓝牙连接和Apple?carplay。尊享版及以上车型均带有Acura?Link系统,具备导航功能。不过这套系统的使用上并不是特别流畅,还是有卡顿等现象。建议讴歌可以在这方面与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合作,它们在车机方面有着非常不错的解决方案,使用上也更接地气。
畅享版、悦享版、智享版使用了9扬声器的Acura音响系统,尊享版使用了12扬声器的ELS?Audio音响系统,三款钻享版则使用了16扬声器的ELS?Audio监听级3D环绕音响系统,仅仅“监听级”这三个字对于音频发烧友就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换挡机构使用了本田近几年常用的按键式,稍微不同的是前进挡同时也是D/S档切换按键。P档上方的旋钮是驾驶模式选择,旋钮的做工和手感都很出色,模式可选Snow/Comfort/Sport/Sport+,无论两驱还是四驱车型都是一样的。中控屏的触控区域放置在档杆后方,与换挡区域有一定落差,保证不会在换挡时误触。触控板后方还有一块手枕,操作时放手腕非常舒服。
中控地台上带遮物帘的储物区域简单直接,两个杯托加上一个储物格,每块空间都足够充裕,大多数随身小物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地台下方还有一块储物空间,两侧开口够大,使用方便。前方有一个USB接口,一个12V电源接口以及AUX音频接口。 讴歌RDX?A-Spec运动款座椅采用真皮和Alcantara材料拼接的样式,至于包裹性并没有做出特别的优化,没有因为运动定位而使用更夸张的造型。座椅面料偏硬,不过填充物比较厚实,乘坐比较舒适。前排座椅电动调节(钻享版车型16向调节,其他车型12向调节)包括电动腰托都是全系标配,头枕为四向手动调节,钻享版车型还有可调节腿托,对于大多数身材的驾驶员都可以比较轻松的找到一个舒适的坐姿。座椅加热除了畅享版车型外是标配,座椅通风则只有钻享版配备。
后排空间比较宽敞,虽然没有轴距加上的对手那般夸张,但是对于正常使用来说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后排地板为纯平设计,乘坐便利度也很不错。
后排带有出风口以及两个USB接口,后排座椅加热是钻享版的专属配置。
后备箱空间宽大,官方数据称容量超过600L,在同级别中是非常出色的。而且地板平整,实用程度很好。
地板下方还有一个超过60L容积的储物盒,两个较大的双肩包或者一个登机箱都能安然放入。
动力系统是RDX的一大亮点,全系标配2.0T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65马力,最大扭矩380牛米,在同级别中动力数据是比较强悍的。应对这个级别的车型可以说绰绰有余。变速箱是自家的10AT。这套动力组合也是本田旗下最高端的,其性能和可靠性都有不错的口碑。
悬架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结构,所有四驱车型都使用了自适应减震系统,行驶质感更出色。讴歌的这套SH-AWD全是四驱值得好好说一说,RDX上这套已经是第四代产品。它可以实现前后轴间以及后轮间的连续扭矩分配,在转弯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加大外侧车轮的扭矩分配,以提高转弯速度,减少推头。对于喜爱驾驶的朋友来说又多了一件更加趁手的“兵器”。
讴歌RDX?A-Spec运动款相比于普通版车型仅有几千元的差价,对于这样个性的外观来说是非常合适的。不过目前讴歌的终端优惠并不像它的外观这么有攻击性,甚至和同为日系的对手相比也没什么优势,这也成为了更多人喜爱甚至拥有它的最大障碍。希望讴歌能够尽快改变策略,做一条市场中的鲨鱼,而不只是看起来像鲨鱼!
感谢观看,欢迎关注《明白说车》,下期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这里是《车主指南》点评202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排行榜的第三弹——MPV保值率点评。如果还没看此前关于轿车榜和SUV榜点评的朋友,可以点击(SUV榜、轿车榜),保证文章好看不枯燥。
关于MPV的数据不多,精真估只列举了两个排行榜。因为国内的MPV车型的保有量低,车型款式也不算多。所以MPV不像轿车和SUV一样,能够细分出几个排行榜。
先看总榜的大致情况(参考时间为第一年)。被尊称为“MPV之王”的埃尔法不出意料地排名第一,紧接着的是只能通过平行进口形式购买的丰田Sienna(以下称为塞纳),而位居第三的车型是本田艾力绅,同样是日系车。也就是说,日系车包揽了MPV车型保值率排行榜的前三甲。
此外,排名第五的奥德赛,以及第九名的NV200均属于日系车。所以在保值率TOP10榜中,日系车占据了5款,可见日系车的保值率是何其之高。
排名第四的是别克GL8,其是写字楼楼下、机场的常客,活跃于各种商务场合。而榜单剩下的4款车型,其中凯路威和迈特威的出现真令人意想不到,这种在路上能见度比迈巴赫还低的车型,居然拥有着如此高的保值率。
而五菱神车虽然是榜单垫底,但总算是榜上有名,表现还算不错。
总榜看完,大家有没有发现一款自主品牌车型都没有?其实自主品牌的MPV车型不少,粗略统计,在售车型大概在50款以上,但是这类车型在二手车市场的受欢迎度较低。(PS:五菱隶属于上汽通用,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品牌)
接下来详细点评具体车型。
埃尔法在坊间有种“加价法”的称号,在我了解到的数据中,3.5L的版本高峰时加价额度超过30万元,落地价在130万元以上。你说一辆普普通通的丰田,咋就卖得比奔驰S级还贵呢?还不是因为其是港澳明星们最喜欢的出行工具,所以在如此大的光环之下,埃尔法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再者是丰田给予中国市场的额度很少,传言每年只有1500辆,哪怕是平行进口车商也在售卖埃尔法,但还是缓解不了供不应求的状态。
所以在大幅度加价的前提之下,埃尔法是唯一一辆首年,乃至前三年的保值率都在100%以上的车型。
冲着这组变态的数据,我们不妨预测一下“MPV王中王”——雷克萨斯LM的保值率,首年保值率会不会是150%?对于这辆加价80万元都算是大优惠的车子来说,首年保值率超过150%,排名位居第一也是有可能的事。
而威尔法就不详谈了,毕竟新车时期只能平价卖,所以预测将来二手车保值率也不会超过100%。
塞纳的身份很独特,因为丰田中国从来没有引入过这台车,所以我们在路上看到的塞纳,均属于平行进口车型。而关于它的售价,尽管没有加价这一说,但门槛着实也不低。不过目前已经确认全新塞纳将会交给一丰进行国产,相信日后其售价会有所降低。
很有意思的是,中国特供的艾力绅前两年的保值率比原汁原味的奥德赛更高。而两年之后,奥德赛的保值率反超,并且逐渐拉开与艾力绅的差距,可以随着时间的沉淀,大家还是更偏爱原汁原味的JDM。此外,奥德赛前五年的保值率高达62.83%,是榜单中排名第二的车型。
听说过不少案例,GL8的司机兼车主,在购买GL8新车之后,通过服务出行,在2-3年内便能够把买车的钱赚回来。甚至还有更夸张的版本,哪怕是购买GL8?Avenir新车,照样能够在短时间内回本。所以你就说GL8是不是一个回本利器吧?
另外,别克GL8在3-5年后的保值率的下滑速度明显加急,这或是因为随着年份越久,车型的小问题也越来越多。
奔驰威霆和V级(没上榜),以及大众凯路威和迈特威,这两组车型可以看作是“一鱼两吃”。而更有意思的是,这两组车型中,保值率更高的均是“工具属性”更强的车型,相反更侧重于商务的车型的保值率较低一些。
最后两款是工具属性很显然的车子,也是榜单中售价最便宜的。但其实两车拉人载货两不误,甚至可以说是不少人的“发财车”,记载着不少人的发家史。不过对于这种便宜车而言,尽管选择新车,资金上的压力也不会太大,挺好。
从轿车、SUV到MPV,每一张榜单都在说明一件事,日系车就是保值率的神话。
而自主品牌车型,可得争点气了。
(来源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